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脑肿瘤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越来越长,其术后生存质量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对于提高脑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有研究表明,脑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高达29%90%。因此,如何促进脑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脑肿瘤患者POCD的发生与肿瘤的分布位置、大小和性质密切相关。肿瘤压迫、侵袭脑组织可引起脑缺血、缺氧、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围术期手术创伤、循环波动、缺血再灌注、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等也可加重脑损伤,导致术后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围术期采用脑保护措施和药物主动干预脑肿瘤患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进程,可能成为降低脑肿瘤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的重要手段。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由于其镇静、镇痛、抗交感等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ex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途径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逆转麻醉药物的神经毒性,从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提示Dex可能是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新选择。已有研究报道,Dex用于颅脑手术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术后镇痛。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利用QoR-15、MMSE、MoCA量表等工具,进一步研究Dex对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Dex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脑损伤标志物(S100β、NSE、GFAP)、炎性因子(IL-6、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SOD、MDA)的影响,评估其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脑肿瘤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一部分右美托咪定对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Dex对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实验。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年龄1962岁、ASA IIII级、全身麻醉下择期开颅幕上肿瘤手术的60例患者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循环稳定后给予Dex 0.4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C组患者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维持BIS 4060,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0 min(T1)、上头钉时(T2)、切皮时(T3)、钻孔时(T4)、切开硬脑膜后30 min(T5)、术毕时(T6)、拔管时(T7)等各时间点MAP、HR的变化,并观察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及记录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前1d和术后第1 d、第2 d、第3 d、第7 d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用QoR-15量表评价术后恢复质量。结果共55例患者(C组27例,D组28例)完成实验并最终纳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芬太尼等麻醉药物使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MAP比较:D组患者T2T7各时点显著低于C组(P<0.05);与T0比较,C组患者T1、T5时点显著降低(P<0.05),T2、T3、T4、T6时点回升至T0水平(P>0.05),T7时点显著升高(P<0.05);D组患者T1T6各时点均显著低于T0(P<0.05),T7时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2、T3、T6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而D组T1T7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R比较:D组患者T2T7时点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患者T7时点明显高于T0时点(P<0.05),而D组T7时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中心动过速、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而且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等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且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第1 d、第2 d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且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比较: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第1 d、第2 d QoR-15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对QoR-15的维度评分进行分析显示,D组患者术后2 d内主要在情绪状态、躯体舒适度和疼痛方面的恢复质量优于C组(P<0.05)。结论1.Dex用于脑肿瘤手术,可降低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2.Dex可减轻脑肿瘤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3.Dex可在情绪状态、躯体舒适度和疼痛方面改善脑肿瘤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第二部分右美托咪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目的探讨Dex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选择年龄1962岁、ASA IIII级、全身麻醉下择期开颅幕上肿瘤手术患者6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循环稳定后给予Dex 0.4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C组患者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维持BIS 4060,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在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后30 min(T5)、术毕时(T6)、术后第1 d(T8)、术后第2 d(T9)和术后第3 d(T10)等各时点检测脑损伤标志物(S100β、NSE、GFAP)、炎性因子(IL-6、TNF-α)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MDA)的表达,以CAM-ICU量表评价患者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以MMSE和Mo CA量表在术前1 d、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评价认知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结果共55例患者(C组27例,D组28例)完成实验并纳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 d、第7 d MMSE评分和Mo CA评分明显升高(P<0.05);对Mo CA维度评分进行分析发现,D组患者主要在视空间执行力、延迟回忆和注意力3个认知领域中术后表现优于C组(P<0.05);按照术后MMSE评分和Mo CA评分同时下降>1 SD的POCD诊断标准,D组患者术后第3 d POC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脑损伤标记物比较:与T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100β浓度在T5、T6、T8、T9、T10时点显著升高(P<0.05),GFAP、NSE浓度在T6、T8、T9、T10时点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血清S100β浓度在T5、T6、T8、T9时点显著降低,NSE、GFAP浓度在T6、T8、T9时点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与T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浓度在T5、T6、T8、T9、T10时点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IL-6、TNF-α浓度在T6、T7、T8、T9时点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与T0比较,两组患者SOD活性在T5、T6、T8、T9时点显著降低(P<0.05),MDA浓度在T5、T6、T8、T9时点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SOD活性在T6、T8时点显著升高(P<0.05),MDA浓度在T5、T6、T8、T9时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1.Dex用于脑肿瘤手术,可改善术后7 d内的认知功能评分,降低术后3 d内谵妄和POCD的发生率,可能有助于术后脑功能的恢复;2.脑肿瘤手术导致了脑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其中;3.Dex可降低脑损伤标志物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提示Dex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而发挥了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