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反馈延时下GBN-ARQ协议发送端延时分析与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出现使得数据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和快速的发展,与其他的通信方式相比,数据通信的最大特点就是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同时,在通信系统中,传输延时也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数据包的流量控制。为了保证传输质量,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性能,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加入差错控制技术并准确的计算系统延时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技术,发送端通过反馈信息判定信道状况后自适应地选择调制与编码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频谱利用率。本文针对一种常用的差错控制技术——回退N帧自动重发请求(Go-Back-N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GBN-ARQ)协议进行了延时分析,重点研究了数据包在发送端的延时情况,在反馈延时随机变化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个考虑了链路自适应技术条件下的数据包传输过程的马尔科夫延时模型。该模型首先考虑到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对数据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随着数据业务的大量增加,频谱资源也越来越紧张,建立链路自适应技术条件下无线信道状态转移情况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随机反馈延时条件下整个系统状态演变的马尔科夫模型,然后运用矩阵几何理论计算出准确的数据包发送端延时。准确的数据包发送端延时值,可以使发送端的数据包流量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为了验证该马尔科夫延时模型的准确性,本文还对反馈延时随机变化下的GBN-ARQ协议的发送端延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本文的发送端数据包延时模型的计算过程,充分体现了网络延时随机可变的特点,数据和结果都相对精确,为计算无线网络中数据业务的延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同时,本文第4章的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延时性能的影响。结论表明,多普勒频移和发送端数据包到达率两个参数都不存在最优化的求解。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日趋进步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室内位置信息地需求也日益增长。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具有低成本、易部署、覆盖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成为室内定位技
信息已经成为当代和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具备学术研究价值的同时,具有更加广泛的市场领域和社会需求。目前,作为高安全级别的包
随着人们对位置感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高精度的室内位置获取逐渐成为位置服务的核心内容。同时由于WLAN的灵活性、移动性和简单的点对点技术等有优势,使得基于WLAN的位置服
在高度发展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安全、快速、准确地实现个体的身份识别是现今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利用人体自身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
智能视频监视系统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中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保证现代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高科技手段与技术。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监视特
近年来随着Internet和各种业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VOIP(Voice Over IP)、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猛增长,IP网络也由以前单一的数据网络变成了多业务的综合数字网。但是传统I
多视点加深度视频是一种流行的3D视频格式,它包括视频纹理和相关的深度图。通过视点合成技术,可以合成多个虚拟的多视点视频。多视点视频提供了多个视角来观看空间立体场景,
目前,协作通信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热点。该技术通过中继协作可有效抵抗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及不稳定性,从而提升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本文围绕无线协作通信的
随着无线通信和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日新月异的改进,视频通信已经成为通信的主要业务之一。特别是视频编码标准H.264具有优异的压
作为下一代5G通讯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技术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massive MIMO系统与传统天线系统的区别在于,massive MIMO系统中基站侧配备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