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加之我国电源生产与消耗分布不均的现实格局,使得满足“远距离、高效率”输电要求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项目参与方多、空间跨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以及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其对质量的要求也较一般工程高,因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一般的质量控制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质量,但是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的形成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通过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状态形成机理的研究,可以从本质上保证质量的良好实现。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状态,即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状态最为复杂多变,对工程质量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进行良好的诊断将是当前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领域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诊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国内外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诊断方法与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特点及构成进行分析,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指出相对应的质量问题防治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状态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实施状态。然后,依据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诊断指标提取原则,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提取诊断指标,构建诊断指标集,并将其分为技术类质量诊断指标和管理类质量诊断指标,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对质量实施状态进行诊断,结合实际工程构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诊断指标体系,并依据现有工程基础设计了各实施状态判定标准。在对各类工程质量诊断原理以及两大类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突变理论构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诊断模型。提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诊断体系的构建方法、步骤,确定了诊断指标的综合处理方法,结合模糊理论对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进行隶属度判定,给出了不同层级的质量实施状态诊断模型。最后,结合实际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开展质量实施状态诊断工作,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实施状态诊断的研究,有助于电网公司和施工企业及时掌握工程的质量实施状态,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质量的良好实现。论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质量控制的概念,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