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移植作为治疗先天性或后天性晚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在我国临床医学上的应用逐步增多。为了提高移植肝的成活率,国内外一直在探讨研究各种能判断肝移植术后供肝的活力的方法,即供肝热/冷缺血保存、再灌注损伤后,如何较准确地判断它的功能以及预测肝移植预后的敏感和特异的早诊指标。在众多方法中,酶学检测是其中之一。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是机体的主要代谢场所之一,肝脏含酶量颇为丰富。酶学检测方法是一种方便实用的方法。在十多种临床常用肝酶中,谷氨酸脱氢酶最具判断肝移植术后供肝的活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LD, EC 1.4.1.3)为线粒体酶,它催化谷氨酸脱氢、脱氨,生成α-酮戊二酸的可逆反应。GLD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肌和肾等器官组织,以肝细胞含量最为丰富。且定位于肝线粒体,为肝线粒体特异性酶。 本研究利用已较为成熟的谷氨酸脱氢酶测试方法和现代化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谷氨酸脱氢酶的动态测定曲线图,选择了肝移植术后谷氨酸脱氢酶测定的最佳仪器参数。保证了肝移植术后异常高浓度谷氨酸脱氢酶的准确测定。 为了探讨新肝种植后肝移植患者体内早期谷氨酸脱氢酶的动态变化,本研究设计了在患者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期间,分别于下腔静脉阻断前后到下腔静脉开放后至术毕每20~30min抽血一次,术后每日抽血一次,连续30天,测定30例肝移植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10种肝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谷氨酸脱氢酶(GLD)、r-谷氨酰转移酶(r-GT)、血清胆碱酯酶(PChE)、亮氨酸氨肽酶(LAP)、淀粉酶(AMY)、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同法同样测定20例非肝移植的脏器移植患者作为对照。 利用现代化的统计工具将这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科学处理,包括ROC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