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在科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它的作用如何来实现,在科学到经济的实现过程中,职业教育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律,它们之间互相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并创新性的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解答这一问题。通过以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劳动对资源的获取为线索,在保持供需平衡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式的微分计算和排列,选择科学知识、工程技术、职业教育、劳动平台、经济活动5个要素为基础,建立了描述科学到经济实现过程的数学模型-—关联链模型。揭示出职业教育在科学到经济的实现过程中的桥梁作用,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随后以科学、经济的发展史实为线索,通过关联链模型对职业教育进行演绎,经过对科学、经济发展史的考察和模型的演绎推导发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受控于不同社会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生产特征的变化,明确了职业教育与科学、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别展开科技部分和经济部分的演变,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工具的变化,促成了职业教育的“进位规律”;经济方式下不同生产特征的相互移植,形成了职业教育的“错位规律”。在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的主要依托资源正在从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有形资源经济转向以知识资源为主的无形资源,由此带来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分型,即针对有形的自然资源的“技术职教”和针对无形的知识资源的“产权职教”。结合以社会力(制度)与资本的变化为线索,关联链模型中职业教育发展的演绎,我们看到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方向是“产教研深度融合”为了证明模型的正确性并尝试探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本质,对模型进行具体应用,我们通过关联链模型的演绎与我国当前事实相对照,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之争”与“办学之为”。“教育之争”是指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的竞争力问题,“办学之为”是指职业教育(主要是实训基地)办学主体转变和教师队伍问题。基于关联链模型的演绎结果,本文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两个主要建议:一个是职业教育必须打通上升渠道,才能在“教育之争”中具备优势:二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围绕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应逐步实现由政府办学向行业办学的转变,统一所有职校的教师福利待遇,打破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