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政治和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各种思潮激荡,政治风云诡异。内政方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平衡仍然处于困局之中,地方军队的权重威胁到中央权威,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存在着清末“内重外轻”的隐患。民国建立初期,在地方的分权呼声下,孙中山建立了民主自治国家的雏形;而袁世凯上台再度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重新回到中央高度集权;袁世凯殁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中央失去核心,出现了权力真空,北洋政府变得有名无实,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合法性,成为直皖奉系军阀争权夺利的场所:随之孙中山组织旧国会议员,联系西南军阀,组建广东护法军政府,与北方的政府对峙。处于南北之间的湖南、湖北等地,由于南北政府为扩张地盘时常开战,战火不断,在20世纪20年代,西南部分省份终于爆发了独立于南北之外的“联省自治”运动。
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盛行的“联省自治”运动为对象,从国家建设理论的视角,侧重于政治环境与主体的相互影响,在民初政治史、宪政史中考察这一运动的思想脉络和实践情况,并对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政治影响进行理性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当时联邦思潮产生的政治环境,即从清末魏源对联邦制度的介绍、清末地方督抚势力增长在“东南互保”达到极致产生的影响,到民初的中央地方政策的不确定和南北政府对立的形成;以及当时“联邦制”的争论和运动中各主体的情况;并对“联省自治”运动全国各地的自治情况和“联省”之不成以及军阀派系的争斗、国民党领袖的失误进行分析,全面梳理“联省自治”运动的起因和经过。注重从当时涉及的各派势力(知识分子、军人、士绅)的言行,探讨其理解的联邦制度以及努力的建国途径。结合当时的历史实践,分析知识分子的思想、士绅的力量和军阀的割据实践之间的联系,以及运动失败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联省自治”的思想主张可以追溯到清末魏源等人的影响,而运动的爆发是在袁殁后的十年间。由于受到19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如何看待世界、代议制、联邦制、民主,以及如何进行政治尝试的影响,又担负着消除军阀混战、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这一主张有着强烈救国意识,也是带有西方取向的政治尝试。这一运动牵涉到的社会阶层是比较纷繁复杂的。士绅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具有儒家知识的背景和准官僚的身份;而知识分子是指废除科举后转向留学海外,归国后企图用所学所见改造中国的一个群体;军阀则是由晚清的总督、督军发展而来的地方军事实力的所有者,这三者显而易见是运动中的主体,是本文章节中强调的重点。
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联省自治为什么没有达到建国的目的;进而,“联省自治”失败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又各是什么。是当时热心国家事务讨论的那批知识分子对时局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还是这种制度在这块土壤上根本不可能实行?
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民国“联省自治”运动本身来看,其建国失败,有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存在,即制度和环境的不契合与三大主体的各自的角色存在问题;其意义体现在中国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民众教育、中央与地方关系两方面。从中国近代宪政建设的历程来看,这段时期的历史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时思想的争锋以及实行的结果是值得我们再度审视。如何权衡地方和中央,是每个时代都避免不了的考验当局政治智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