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和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成为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这一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当中,新兴市场国家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其外贸易模式发生了质的变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其贸易流量及模式也同样产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如何界定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体系下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贸易模式和发展路径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纯理论必须解决的实证问题。由此,本文以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贸易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逻辑实证抽象出一般理论,并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为中国工业贸易发展的现实问题作出解释和提供战略性政策思路。文章第一篇首先通过逻辑分析对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理论范畴进行基本界定;接着,通过历史分析方法,文章系统探讨了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整体历史逻辑;最后,文章通过经济学分析法,对工序分工与贸易理论范畴进行经济学逻辑分析,同时具体探讨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分析框架及其现实表现,为整篇论文的分析和论证提出理论逻辑思路和实证研究方法。第二篇首先运用逻辑实证的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讨论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体系的基本动因;接着,文章以中国这个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例,通过研究中国工业贸易发展中工序加工贸易的作用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因。第三篇从中国工业贸易“四大悖论”的引子出发,简要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体系的现实情况和基本地位;之后,文章对全球工序贸易与分工体系下各国分工贸易地位确定进行理论探讨,并对中国得贸易地位进行实际测度;最后,鉴于中国与印度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以中印承接美国工序外包为经济背景,探讨两国在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竞争关系,说明中国工业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竞争和冲击。第四篇在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理论体系下,首先探究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贸易利益分配机制和中国工业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典型事实;接着,文章系统分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基本原理及其动因,并最终探讨新兴市场国家工业贸易利益升级的基本路径。第五篇本篇在前面章节运用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对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生态下世界贸易的重构及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球工序贸易与分工体系下新兴市场国家的总体外贸战略;最后,文章通过对中国工业贸易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结合本文研究的理论结论,构筑了全球工序贸易与分工体系下中国工业贸易发展方式转型的整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