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是工程结构中经常遇到的受力构件之一,严格说来,纯粹的单向偏压构件是不存在的,只不过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忽略其中一个方向的弯矩,而近似按单向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可是在另外许多情况下,由于两个方向的相对偏心距相差不大,所以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这时,就必须按照双向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它的截面承载力。在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截面承载力的探讨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B.Bresler,他提出了著名的“破坏曲面”概念和“倪克勤公式”及“类椭圆公式”。此后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承载力的研究大多以B.Bresler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其公式提出改进或补充,提出直接计算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配筋的计算方法或编制适用于设计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机程序。本文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研究长细比、配筋率、相对偏心距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双向偏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另外,将程序模拟的双向偏压标准柱极限承载力与倪克勤公式及我国现行规范公式计算的双向偏压标准柱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倪克勤公式及规范公式的计算效果和准确性。围绕这一目标,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①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柱的研究现状,针对这些现有研究情况从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②采用基于柔度法的梁柱单元纤维模型程序模拟已完成的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试验。证明了本程序具有良好的再现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功能。③确定以“铰支标准柱”作为研究对象后,采用基于柔度法的梁柱单元纤维模型非线性分析程序,对351根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铰支标准柱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寻找各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重点讨论了长细比、配筋率和相对偏心距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铰支标准柱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④将程序模拟的双向偏压标准柱极限承载力与公式计算的双向偏压标准柱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公式计算值分别采用倪克勤公式计算值和规范公式及相关规定计算值。通过对比分析考察了公式的计算效果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