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增长,汽车已经从很多人难以企及的大宗消费品变为寻常的购置项目。截至2013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数量已经过亿,产值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2013年我国的人均GDP为5414美元,世界排名第89位。在年均GDP增幅保持在7%-9%的情况下,我国的人均GDP也将不断攀升,购买力会不断增强,届时,汽车的保有量将不断攀升。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也被很多省市定位为战略性发展产业。举例来说,2013年,我国上海市的工业总产值为32088.88亿元,环比增长率为4.4%。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为4884.08亿元,环比增长了15.9%,是上海工业产值的主要驱动力。在汽车工业发达的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汽车金融产业非常发达。汽车金融的资金融通作用在汽车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收效甚广,对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初,汽车金融就在美国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汽车销售收入的70%左右有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参与。这个比例在美国更高,达到80%-85%,在印度至少能有60%。然而,我国汽车销售收入中,汽车消费贷款的参与的比例很少,最高时也不足20%。有人预测,汽车消费中贷款比例每增加5%,就会推动汽车销售量增加4%左右。可见,汽车金融业发展对汽车工业的重大作用,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巨大贡献。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落后美国汽车金融业60余年,落后德国50余年。在我国金融监管不严、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的状况下,如何能发挥汽车金融服务业的作用,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来促进消费;向汽车制造商提供资金融通来确保汽车生产环节的健康发展;向汽车经销商提供运作资金,确保汽车流通的顺畅,是当前我国汽车金融业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实际特点,借鉴发达国家汽车金融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国外汽车金融业的先进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对策。本文第1章,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总结了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分析了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现状、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章,分析了国外汽车金融业发展的做法及其启示。第4章,根据上文的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