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对开腹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镇痛效应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有效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本文研究围术期静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开腹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血浆细胞因子释放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开腹子宫切除术病人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15例,对照组15例。氟比洛芬酯组(FA组)手术开始前30min、切皮后6h给氟比洛芬酯1㎎/kg、对照组(C组)术前30min、切皮后6h给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均采用PCIA,PCIA配方:芬太尼20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背景输注剂量2 ml/ h ,单次剂量2 ml ,锁定时间15 min 。先静注负荷量芬太尼50μg,继以持续输注维持量。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h、6h、24h、48h、72h 静息、咳嗽时VAS评分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静注氟比洛芬酯前(T0)、术后24 h(T1)、48h(T2)、72h(T3)抽取病人肘静脉血,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浆IL-1β、IL-6、IL-8、IL-2、TNF-α含量。   结果:氟比洛芬酯组按压次数较对照组少,术后2h、6h、24h、48h静息、咳嗽时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血浆IL-1β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氟比洛芬酯组术后24h、48h血浆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氟比洛芬酯组术后24h血浆IL-8水平较对照组低。氟比洛芬酯组血浆IL-2水平在术后24h、48h抑制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围手术期静注氟比洛芬酯联合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可改善开腹子宫全切病人术后镇痛的质量,减少创伤引起的血浆IL-6、IL-8、TNF-α等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创伤引起的血浆IL-2的抑制,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马蹄足畸形是一种常见畸形,其成因复杂,且往往和其他下肢畸形并存。某些先天性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腓总神经损伤等引起的肌力不平衡,以及糖尿病足、胫腓骨骨折、踝
扭转运动是心肌整体运动的主要方式,对左室的射血和充盈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正常心脏是由一条完整的心肌带构成,其发自肺动脉止于主动脉,空间折叠环绕构成心底环和心尖环。心
摘 要:高校公寓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阵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窗口之一。但是,近年来,就高校后勤管理中学生公寓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日益凸显,关注度也日益提高,笔者在经过若干年的高等教育工作之后,就此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及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以供探讨。  关键词:高校 后勤社会化 公寓管理  一、概念辨析  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的大力扩招,普通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在读大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四唑盐
目的:探讨耳后超薄皮瓣在耳廓再造术中的安全性、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14年5月——2016年5月,整形外科采用耳后超薄皮瓣包裹自体肋软骨支架对20例、21耳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