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OPNET Modeler仿真软件对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数字化变电站的介绍。论文主要从电子式互感器、IEC61850标准和网络通信技术方面引出数字化变电站,分别对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的优越性、IEC61850标准的关键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向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数字化变电站的组网方案。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包括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过程总线是连接过程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网络;变电站总线是连接间隔层和变电站层之间的网络。论文依照IEC61850标准对这两种总线的几种方案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如何通过网络冗余来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主要通过交换机端实现环网冗余、IED端的热备用和双网独立工作方式实现冗余。  数据流是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中传输的主要信息,论文在分析研究数据流特性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单数据流模型,为表征数据流、研究数据流业务特征和分析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性能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工具。论文中具体分析了数据流的逻辑层次、实时性和周期性,根据各类数据流的特征及性能要求等将数据流划分为不同种类;建立数据流传输过程模型,即到达模型、延时模型和约束模型,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因子等特性;由数据流的分类及传输特性总结出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与其他普通工业通信网络不同的性能要求。  论文最后利用OPNET Modeler网络仿真软件对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进行仿真分析。建立了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动态仿真模型,围绕网络时延等网络性能指标,对不同情况下的网络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在不同采样频率下,间隔层IED连接不同数目的合并单元MU进行仿真分析;在固定带宽为100Mbps,采样频率为6400Hz时,对拥有不同合并单元数目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其他文献
柔性梁撞击问题目前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柔性梁横向撞击的瞬态响应和瞬态波传播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柔性梁横向撞击的瞬态响应和瞬态波传播的动态子结构方法
风电在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凸显,但是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会给电力系统有功平衡,频率稳定带来不良影响。本文重点从风电机组、风电场两个角度研究不同风速工况情形下参与一次调频的有功控制策略问题。首先,分析了DFIG风电机组的有功控制特性,基于风力机侧有功控制这一研究目标,由于发电机变频器控制的时间远远小于风力机桨距角控制的时间,因此可以简化这一部分控制系统,忽略延迟时间,建立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具有较低的抗拉强度、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目前,如何增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耗能性能,并使之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表
包括燃煤火电厂在内的多种污染源,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变得越发严重,亟需改进传统电力系统发电计划制定方法,以一定程度地缓解重点地区局部空气污染压力。通常以全系统排污总量最小化方式制定的火电机组发电计划,往往对缓解环境重点监测地区空气污染程度缺乏针对性,甚至收效甚微。本文通过调整发电计划优化目标、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环境容量裕度的差异性和环境改善目标的差别化要求,探讨新型发电计划制定方法,以期通过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