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消失了二十余年的中国保险业开始复苏,从零开始经历了35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国保险业无论在保费收入总量、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上来说都实现了高速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而在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速下降的新形势下,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全面分析我国保险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客观评价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之间的差距,可以使我们客观地认识我国保险业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我国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为将来我国保险业的政策制定、公司治理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角度从总体分析转变为分类分析。本文对世界各国按照宗教文化和保险监管制度两个标准分别进行细分,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发现这两个分类标准对保险业的影响,这一点是之前的文章著作里不曾出现过的。二是研究范围从世界定位到中国。本文在Enz(2000)和郑伟(2007,2010)研究的S型曲线模型的基础上首次以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保险业中长期发展轨迹。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以理论叙述和散点图分析的方法定性研究了国际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三章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研究了国际保险业、寿险业和非寿险业的增长模型,以定量的方式探讨了经济增长是如何促进保险业发展的;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加入宗教文化和保险监管模式这两个制度因素作为分类标准,计算不同分类的基准深度比,从而验证制度因素对保险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五章主要分析中国各省的保险业发展情况,这也是在前面充分研究国际保险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分析;第六章是对本文研究得出的结果进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