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初涉文坛到21世纪初,残雪创作数量上虽不比同辈作家,但也可谓收获颇丰。学界对其作品的评价亦由褒贬不-趋向总体肯定。其主要集中在残雪作品的艺术感觉、审丑描写、“梦魇”叙事以及政治指向等方面的研究,而忽略了残雪文本审丑和象征的整体有机联系。本文运用古典美学理论,结合中外作品中的审丑表现,试图对其审丑表现、形式、内涵、成因予以分析,并指出残雪文本看似非理性,其实有一以贯之的理性支撑。第一章为引言,主要梳理残雪研究历程、审丑的美学依据和中外作家的审丑表现。业界20多年对残雪的评价从极富争议走向开放包容,并肯定了其创作意义;审丑亦是从美的从属逐渐居于主流,成为文学常用表现手法;中国现代文学取道于西方,在部分留学海外的作家笔下,审丑初现端倪,但不脱于历史环境,亦为救亡图存服务。第二章主要从文本物象、意象加工以及文本形式三个方面对审丑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残雪审丑最基本的层次是原生态审丑,即将社会观念中定义为负面的、感官刺激强烈的物象进行大肆描写,成为作品显著标志。意象加工是指残雪在原生态基础上对审丑物象进行不可知性处理,使审丑意象更加晦涩。文本形式是指文本将众多意象统一到情感逻辑之下,但呈现出逻辑混乱的表现,增加文本的多义性。第三章主要是对残雪处理审丑意象的非理性表现手法进行剖析。第一个方面是意象呈现意识流化,使作品更具可读性。第二个方面是故事叙述破碎化,其主要是针对我国读者阅读期待而言,破碎的故事对中国读者形成阅读障碍。第三个方面是文本情感逻辑单极化,指出文本的情绪和思考具有单一指向,是作品内涵的核心所在。第四章着重分析作品单极化内涵的三种形态。本文认为,残雪文本的解读不能脱离其社会历史环境,因此结合作家生活经历,力图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阐释,指出文本在历史上影射文革政治,并批判了两千多年来驯化思维对国人的戕害;在生存上对存在的永恒意义提出了思辨探索;在社会变迁中试图把握永恒人性的努力。第五章以作家外部环境为着眼点,从外因上寻找文本生成原因。本文认为,残雪单极性情感逻辑的非理性表达,内在于作家坚韧好强的性格,外在于历史的不公正、创作不顺利、外来文学激励等多方面因素,具有必然性和不可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