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跆拳道是一项年轻的富含东方文化元素的体育项目,也是奥林匹克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东方项目之一。虽说从创立发展至今仅半个多世纪,但已经凭借独特的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获得亿万人的关注和青睐。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竞技跆拳道项目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竞技跆拳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发展现状,认真剖析制约其竞技水平发展的相关因素,找出我国竞技跆拳道运动发展中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年鉴》的数据统计下,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我国竞技跆拳道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我国竞技跆拳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竞技跆拳道优秀运动队中集训、实训、正式在队运动员比例高;竞技跆拳道男、女运动员发展相对均衡,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竞技跆拳道区域间发展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后备人才数量稳步增长;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接受高等教育的竞技跆拳道运动员比例低,少数民族运动员人数比例低;不同等级运动员年度发展人数呈下降趋势;后备人才来源单位单一;一线专职教练员数量和比例亟待提升;高等级在岗教练员匮乏且地区分布不均衡,致使区域间教练员人才的奇缺和积压现象并存;等级裁判员发展人数逐年上升,且高等级裁判员的发展比例也逐渐上升;但裁判员性别结构失衡,女性裁判员人数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合理配比男女运动员数量;增开比赛,增加区域内、国内外交流学习;加强培训学习,引入综合考核机制;提高少数民族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占比;利用大众跆拳道的优势为竞技跆拳道选拔优秀的后备人才;在大、中、小学建立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实行“一条龙”的梯队输送体系。教练员构建培训体系,提升专业素质,合理调整队伍结构,科学分布和配比优质教练员资源;裁判员完善等级制度,加大力度培养高级别裁判员,制定完善的升降级制度,加强女裁判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女裁判员在国际赛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