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范畴,孔子提出了“仁”,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由于“仁学”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历代后儒对“仁”进行了一系列诠释与解读,使得“仁学”内容不断丰富。而以“仁”为基础建立起的儒家学说传到日本后,由于中日两国之间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政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仁”这一重要概念经过所处特定时代的日本儒者的诠释,获得了新的涵义。古义学派是德川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思想派别。本文选择以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7)儒者伊藤仁斋为研究对象,他以《论语》、《孟子》二书为据,将朱熹建立起的“四书体系”解构为“语孟体系”,将宋儒在注解《论语》、《孟子》二书中所赋予的“性”、“气”、“理”等内容重新加以诠释,去掉了“形而上”的理论说教,从“人伦日用”之中理解生生不息、具有变化性、运动性的“道”。本论文研究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关注“语言性”,即首先从伊藤仁斋著作中抽取关于“仁”概念的论述,厘清伊藤仁斋论“仁”之内涵。二是从经典诠释学角度关注其“方法论”,即将伊藤仁斋置于具体历史时期中,考察他在诠释“仁”这一概念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来自于不同历史时期孔孟思想与其所处具体历史环境之间内在紧张性问题。本论文采用概念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从伊藤仁斋著作中抽取关于“仁”思想的论述,然后深入分析他是如何重新诠释“仁”这一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另一方面,将伊藤仁斋置于德川日本封建体制、朱子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这一历史背景之中,探讨伊藤仁斋与经典之间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关系,从比较思想史的角度探寻伊藤仁斋诠释“仁”之独特性及仁斋学的思想特质。本论文共分为以下章节,各章节内容如下:引言部分:说明本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伊藤仁斋思想研究的相关成果;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伊藤仁斋生平经历,然后对伊藤仁斋之前的日本近世儒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其中重点介绍了藤原惺窝、林罗山、山崎暗斋、中江藤树、渊冈山、山鹿素行等思想家的思想。随后从“中小地主阶级的思想诉求”、“中国朱子学自身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存在着需改进之处”、“受中国明末儒学东传”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日本古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最后对伊藤仁斋的古义学思想发展脉络进行了一定勾画。伊藤仁斋自身的思想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崇奉宋儒性理之学”;第二阶段是对笃信不已的朱子学产生“或合或离,或从或违,不知其几回”的疑惑;第三阶段“悉废语录注脚,直求之于《语》、《孟》二书”,站在了批判朱子学的立场,从而建立古义学的思想体系。第二章:围绕伊藤仁斋所言“仁”之意涵进行分析探讨。首先分析伊藤仁斋对“仁”之定义:一为“无一毫残忍刻薄”的“慈爱之心”;二为“无所不至”的“慈爱之德”,即“慈爱之德”的不断延伸与扩展性;三为“利泽恩惠,远被于天下后世”的实益性。接着,本文对伊藤仁斋关于“仁学”思想的代表性文章——《仁说》一文的思想内涵进行了解读。而后总结伊藤仁斋所言“仁”之要点:其一,“仁之德”乃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扩充而成的“慈爱之德”,而这一“慈爱之德”并非只属于先王,而是人人皆有之。其二,“仁”是道德之全体,将“义、礼、智”三者涵括其中。其三,从“本体”与“修为”两方面探讨“仁义礼智之德”。“本体”是一种天下普遍通行适用的道德指针;“修为”则是指通过个人努力而塑造“德”之形成的具体实践活动。伊藤仁斋将“德”作为“本体之仁”,其实质是扩充了恻隐之心的“慈爱之德”。由扩充具有个别性、特殊性的“己有之性”去论述具有普遍性的“普遍之德”即“道德本体”的“德”,重视道德内面性。其四,从人伦日用之中诠释“仁”,体现其“实学”特质。最后探讨伊藤仁斋关于“仁者”评判标准,总结而言:一为有无“慈爱恻怛之心”;二为有无“利泽及物之功”。且伊藤仁斋尤重后者,即是否有成济天下之功。由有无“利泽及物之功”就导出第三个评判标准,即有无“爱人之实”。只有“爱人之心”,但没有具体行动或者像“假仁者”的“小人”,虽表面貌似有“爱人之心”与“爱人之实”,然所作一切的根本目的均是出于私心私欲,也是不能许仁的。最后一个标准即“为仁”之施及面广泛与否。伊藤仁斋不仅强调主体的道德性,同时也强调由主体的道德性向“他者”之间的“推恩”过程。第三章:通过对伊藤仁斋著作中关键概念丛的一系列分析探讨其“仁学”思想体系的建构。首先对“道”、“德”、“道德”这一组概念的诠释进行了讨论,我们发现伊藤仁斋所言之“道”并非如朱熹所言之“理”、“性”等作为人基本属性的本体性概念,而是存在于人伦日用之中,“不可须臾离也”。伊藤仁斋所言之“道”不是一种内外隐现、深奥而难以理解的“道”,而是一种简明浅显的人伦之道,他强调“人外无道,道外无人”。关于“德”,伊藤仁斋的理解不同于朱熹,他所说的“德”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德”涵括了“仁义礼智”四者,是“万善之总括”;二是“圣人言德不言心”;三是“道德二字,亦甚相近。”即“德”与“道”的意思大体是一致的。接下来,文章对“道德之本体”的“仁义礼智”进行了讨论。其核心观点为“仁义礼智四者,皆道德之名,而非性之名。”伊藤仁斋明确区分了“性”与“道德”二物,他认为“性”是个体的“己有之性”,而非天下人人都具有的。然而“道德”则是天下共有的、全体性的,而非个人独有的,从而驳斥程朱理学认为的“仁义礼智乃性之名”的观点。关于“‘仁’与其他诸道德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伊藤仁斋认为:一是,“仁”优先于其他诸道德;二是,“仁”与“义、礼、智、忠信”之间的关系即为“圣门学问第一字是仁,义以为配,礼以为辅,忠信以为之地”。接下来讨论“四端之心”的问题。伊藤仁斋训“端”为“本始”之意,“四端之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生而有之的。关于伊藤仁斋对“性”的论述,文章主要是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性善论》、《语孟字义》及《童子问》中的相关论述,发现伊藤仁斋在诠释“性”这一概念时,其一是落实到事实经验层面来讨论“性”,强调每个人自身都具有道德自律化的可能性,对善恶的评判能力与对善的选择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其二,批判宋儒“性即理”之说,不同意宋儒所称的孟子所论之“性”乃是“本然之性”这一观点,他认为孟子所论之“性”乃是“气质之性”,这是伊藤仁斋在诠释孟子性善论时,一以贯之的主旨。其三,不同意宋儒所谓的“已发未发”之说。他认为论“性”皆就“已发”而言。本章最后对“智、仁、勇”、“孝悌”、“忠信”等概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围绕“仁学”实践的展开,即“为仁工夫”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具体而言:首先是“学”。伊藤仁斋所言之“学”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效”即“效仿”、“模仿”之意,二是“觉”即“自觉顿悟”之意。两层含义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先“效仿”而后“自觉顿悟”。“学”乃“扩充”的具体手段与途径,而“学”的内容之一就是“前言”,即先贤之言。伊藤仁斋不同意朱熹的“四书体系”,认为应该以《论语》、《孟子》二书为依据,若要真正了解《论语》思想,必须通过对《孟子》一书的解读,《孟子》是《论语》的注解,否则仅从《论语》所述文字字面上去理解,只会牵强不通。伊藤仁斋提出了“血脉”与“意味”的“学问之法”。所谓“血脉”是指“圣贤道统之旨”,圣贤所要传达的基本思想;“意味”则指“圣贤书中意味”,圣贤书中所述文字的具体含义。学者应先知晓圣贤欲传达的基本思想,而后仔细体会其书中所述段落文字的基本含义,通过书中的具体内容来体会圣贤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而“文行忠信”乃是“学问之程式”。“文”指《诗经》、《尚书》和六艺等方面的内容;“行”指“孝悌礼让”;“忠”指“尽己之心”;“信”指“与人有实”。“为仁”的第二个工夫为“忠恕”。伊藤仁斋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无法割裂开来的互相联系的共同体,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顺利进行,才能使人与人之间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做到“忠恕”。伊藤仁斋将“忠恕”解释为:“竭尽己之心为忠,忖度人之心为恕。”“忠”就是“竭尽己之心”,即全心全意地对待别人,没有一丝保留,不会留有一丝自私之心。所谓“恕”应该有两个意思:一是“忖度人之心”,也就是要“以己体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感受,将对方之处境当成是自己的处境,顺应对方的内心意愿,避免作出让对方反感的行为举动。二是宽宥之意,也就是要宽容别人。“为仁工夫”之三是“反求于己”。伊藤仁斋认为虽孔子强调“忠恕”,孟子强调“反求”,然“忠恕”与“反求”两者间无差别。“忠恕”体现了宽以待人,而“反求”则体现了严以律己。“为仁工夫”之四是“立诚”。伊藤仁斋将“诚”释为“无一毫虚假,无一毫伪饰”,他将“诚”视为“圣学之宗”,“仁义礼智之本”,只有内心真正做到了不虚假和不造作,才是彻底实现了仁义礼智。最后一个“为仁工夫”就是“践履”。第五章:首先分析了伊藤仁斋诠释“仁”时所用的两种方法:一是理解“血脉”的训诂学方法。他不同意按照朱熹的注释去理解孔孟原典的思想,认为这是经过了诠释者的再诠释过程,是一种“语境的错置”。他主张直接回到孔孟原典,即《论语》、《孟子》二书,回到孔门师生当时对话的原始语境之中,厘清重点哲学概念的本来之意。二是以己心求诸古义的体验之学。然后通过与孔孟“仁学”观点进行比较,探寻伊藤仁斋诠释“仁”之独特性:第一、强调在现实的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把握“仁”,即从“人伦”角度论述“仁”。第二、建立了由“道”→“善”→“人情”→“爱”→“仁”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式的思想体系。第三、“仁”乃以“诚”为中心展开。第四、在诠释“仁”时没有将日本固有的神道思想或者武士道思想掺入其中。最后探讨了仁斋学的思想特质:其一,脱逸于字面,追求内心与经典的沟通。其二,强调“人伦日用之道”。其三,强调主体道德的显现。其四,生生不息的“活物观”。结语部分:简要评述了古义学派在日本儒学思想史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