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菲牛蛭提取物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及抗氧化活性和安全性评价,以期为菲牛蛭美白作用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开发新药及化妆品打下基础。方法:1.采用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方法,研究菲牛蛭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黑色素形成抑制作用的影响;2.采用紫外线照射裸鼠皮肤,建立皮肤色素沉着模型,在裸鼠背部皮肤涂抹样品的方法进行治疗作用观察,给药30 d后取皮肤组织,固定石蜡切片,并检测血浆中SOD活性,MDA含量以及TYR活性的变化;3.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菲牛蛭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情况,以评价菲牛蛭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4.采用大鼠背部去毛给药方法,进行完整和破损皮肤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动物的体重、皮肤、毛发、眼睛和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的变化;采用大鼠两侧背部去毛给药的方法,将药物单次和多次外涂于大鼠背部正常或破损脱毛区,观察其对动物的皮肤刺激性反应;采用豚鼠两侧背部去毛给药的方法,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观察局部用药的过敏反应,计算反应的平均值和致敏发生率。结果:1.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进行比较,菲牛蛭提取物与熊果苷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率以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一浓度不同时间进行比较,菲牛蛭提取物与熊果苷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率以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菲牛蛭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能力以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强于熊果苷的抑制能力。菲牛蛭提取物与熊果苷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黑素含量抑制率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且菲牛蛭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形成的抑制能力与熊果苷的抑制能力相差不大。菲牛蛭提取物对HUVEC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但作用不明显(P>0.05)。2.在体内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与TYR活力明显升高(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裸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血浆中SOD含量上升(P<0.05),MDA含量与T YR的活力明显下降(P<0.05),表明菲牛蛭提取物对皮肤色素沉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在体外抗氧化实验中,菲牛蛭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提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5 mg/mL,高于维生素C的IC50(0.07 mg/mL),可见,菲牛蛭提取物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但其清除能力相对Vc较弱;菲牛蛭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提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9 mg/mL,高于维生素C IC50(0.07 mg/mL),可见,菲牛蛭提取物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但其清除能力相对Vc较弱;菲牛蛭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提高,菲牛蛭提取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3 mg/mL,高于维生素C的IC500.08 mg/mL),可见,菲牛蛭提取物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但其清除能力相对Vc较弱。4.在急性毒性实验中,皮肤短期接触菲牛蛭提取物,其呼吸状况、精神状态、外观、行为活动无异常,用药部位皮肤无异常反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在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后各组大鼠的背部受试皮肤均未出现水肿,红斑等现象,平均反应分数均为0,显示无皮肤刺激性,表明菲牛蛭提取物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在皮肤过敏性实验中,菲牛蛭高、中、低剂量组豚鼠,没有出现过敏性皮肤红斑和水肿,也无哮喘、站立不稳或者休克等全身性变态反应,表明菲牛蛭提取物对经皮肤给药是没有过敏反应的。结论:1.菲牛蛭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活力、酪氨酸酶活力以及黑色素形成均有抑制作用。2.菲牛蛭提取物对裸鼠皮肤色素沉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菲牛蛭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较强,表明菲牛蛭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4.菲牛蛭提取物经皮给药安全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