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性骨营养不良是肝硬化患者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改变,而骨质疏松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在未出现骨折之前,表现较为隐匿,医患双方均易忽视,使其成为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腰椎是测量骨密度最敏感的部位,利用16层螺旋CT对活体进行定量骨密度测量,研究肝硬化骨密度改变的演进规律,能准确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骨代谢状况,对早期发现HBD具有无创、敏感、准确、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以便于对骨质疏松进行更早更有效的诊断、预测和预防,改善患者的预后。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定量分析肝硬化患者腰椎椎体骨密度变化,并探讨腰椎骨密度变化与肝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按骨密度扫描标准应用16层螺旋CT对70例肝硬化患者及70例对照组病例进行腰椎L1~L4层面扫描,将数据传送到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AW) 4.1工作站,利用QCT-5000TM骨密度分析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对设置好的感兴趣区进行骨密度(BMD)分析,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以50岁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依据Child-Pugh分级,将7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不同年龄组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年龄组肝功能各级间均数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间、乙肝型肝硬化和非乙肝型肝硬化间骨质疏松(OP)发生率的比较用卡方分析。结果:38.6%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04<0.05)。不同年龄段肝硬化组L2~L4椎体BMD与正常健康对照组BMD相比,肝硬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5、0.024、0.038、0.047、0.002、0.006);不同年龄段肝硬化组L1椎体BMD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61、1)。随着肝功能A~C级,不同年龄段腰椎的平均BMD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经过方差分析及两两LSD比较,小于50岁年龄组各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07,p=0.049,p<0.05),大于50岁年龄组ChildA、B级间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0.05),A级与C级、B级与C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00)。乙肝肝硬化组OP发生率略高于非乙肝肝硬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4>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骨密度显著低于同年龄段正常健康对照组水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且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P发生率,肝硬化患者骨量减少的程度及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与肝硬化类型无关。正确认识QCT骨密度测量的优势及肝硬化患者BMD检查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