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经济性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反应原料,因此绿色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是近十年化学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主要研究了以羰基化合物为原料串联一步法合成环状化合物方法及酶促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手性醇方法,它们都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论文建立了D-氨基酰化酶催化芳香醛与酮的Aldol-Robinson串联环化反应合成环己烯酮类衍生物的方法。研究了8种水解酶对芳香醛和丙酮串联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发现D-氨基酰化酶在正辛烷中可以催化芳香醛和丙酮串联环化反应;在正辛烷中添加咪唑可以提高D-氨基酰化酶催化Aldol-Robinson串联环化反应效率,目标产物的产率提高了近7倍。论文研究了溶剂、添加剂、酶与添加剂的比例、丙酮用量及底物结构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合成了13种环己烯酮类衍生物。产物结构经表征分析确认,说明该方法有一定普适性。最后通过BSA、失活酶和空白对照实验及酶和咪唑组合催化实验验证了D-氨基酰化酶与咪唑的催化作用,提出并讨论了D-氨基酰化酶/咪唑催化芳香醛与酮Aldol-Robinson串联环化反应的可能机理。 论文建立了DBU/DMSO/O2催化Michael-Robinson串联环化氧化一步法合成联苯酚类衍生物的方法。首先,实验合成了12种不同取代基的苯丁烯酮;然后分别与乙酰丙酮串联进行环化氧化,共合成了12种联苯酚类衍生物。产物经表征分析确认,说明该方法有一定普适性。最后,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底物配比、温度、反应时间及底物结构等反应条件对该串联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吸电子基团的苯丁烯酮产率较高,有利于Michael-Robinson串联环化氧化一步法合成,而取代基在芳香环中的位置对串联反应影响较小。通过对照实验与数据分析,论文提出了DBU/DMSO/O2催化苯丁烯酮与乙酰丙酮的Michael-Robinson串联环化氧化一步法合成反应的可能机理。 论文研究了水解酶/三乙胺动态动力学反应(DKR)水解拆分外消旋MBH酯制备(R)-MBH醇的方法。实验考察了三乙胺等6种有机碱对MBH酯的消旋作用和酶源、溶剂、消旋试剂用量及酶量等条件对DKR的影响,得出最优反应条件。论文研究了CAL-B/三乙胺动态动力学水解拆分方法对不同底物结构的影响,并合成了9种具有光学活性的(R)-MBH醇化合物,ee值为83-100%。 论文总共合成了64种化合物,其中13种环己烯酮类衍生物,12种Aldol/消去反应产物,12种联苯酚类衍生物,9种外消旋MBH酯,9种外消旋MBH醇和9种(R)-MBH醇。产物经1H-NMR、13C-NMR、IR等手段表征分析和验证,其中13种为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