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是我国实现治理贫困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全新探索,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全球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生态移民社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而形成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生活共同体,是在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介于传统村落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单元。学校教育是生态移民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日渐成为影响社区精神面貌的关键因素,以及增强社区居民对现代化的适应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主体性”转向“公共性”的重要路径。所谓学校教育资源整合,是一个将学校内部以及学校外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相互交融,而形成有机和谐的资源空间的过程。它不是将社区中与学校教育相关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文化资源、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各个类型的教育资源进行机械的拼凑,而是经由“整合”将分散与孤立的教育资源有机聚合起来,从而营造学校教育的优良资源空间。本研究基于“问题意识—理论基石—田野考察—实践反思”的逻辑思路,运用民族学、教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构建“空间演变—文化重塑—资源分异—群体样貌”四维一体的分析框架,以生态移民的成功范例宁夏闽宁镇为田野点,通过对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人类学考察,以揭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文化重塑机制,结合对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类型的梳理和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群体样貌的分析,旨在完善共建共享的学校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实现对学校教育资源公共性的建构,服务于生态移民社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设计与方法,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有关文献资料,明确学界关于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和现有研究的新进展。第三章是田野工作概况,明确田野点的选择,并深描主要田野点的基本情况。第四章是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地理空间格局动态演变,探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与地理空间的内在关联,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校教育资源的空间结构变化。第五章是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文化空间多维重塑,分析由于生态移民所导致的人地关系的改变,以及生态移民社区文化的变迁,并据此探讨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的文化重塑机制,阐释学校教育重塑生态移民社区文化的多维空间。第六章是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类型分异及其整合样态,通过诠释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文化重塑的资源依赖性,梳理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具体内容,探讨生态移民社区适用的学校教育资源整合样态。第七章是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群体样貌及感知空间,以闽宁镇的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探索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群体影响域,以及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群体感知空间,从而为实现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与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有效对接奠定基础。第八章是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人类学再审视,从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层面阐释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现状,结合生态移民社区学校教育发展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态移民的教育需求,探索推进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