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极的快速变化对周边陆地和海域,甚至全球的气候系统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北极海域水文特征和水体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极地物理海洋学的热点问题。白令海作为连接北冰洋与中低纬度海洋的重要海区,是近年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调查海域。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测数据。本文在我国第1~6次北极科考的CTD温度、盐度和溶解氧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共享资料,系统分析了白令海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水团的结构特性及海盆区水团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西白令海冷水团的夏季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白令海海盆区和陆架区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白令海海盆30m以浅的上层海洋具有高温低盐的特征。在40m附近存在显著的温跃层,跃层以下是低温冷水层;盐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中层海水的盐度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并在北部近陆坡区形成高温低盐下降水舌;断面上溶解氧含量可分为三层,200m以浅含量最高,200~1500m水层含量最低,1500m以深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上升。圣劳伦斯岛以北陆架区东部表层水体具有高温、低盐、低溶解氧的性质,西部水体具有低温、高盐的特征。圣劳伦斯岛以南陆架区温跃层出现在20m层附近,该部分海区中的溶解氧分布与温度、盐度均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2.夏季白令海海盆区的水团可以分为三类:高温、低盐的白令海上层水(4.2°C<T<11.0°C,31.5<S<33.3),分布于表层40m以浅;低温的白令海中层水(0.5°C<T<4.2°C,32.3<S<33.8),大致位于40~300m水层;高盐的白令海深层水(1.2°C<T<4.2°C,33.8<S<34.7)。圣劳伦斯岛以北陆架区东部为阿拉斯加沿岸水,西部为阿纳德尔水,中部为白令海陆架水。圣劳伦斯岛以南陆架区的水团可以分为四类:白令海陆架水、白令海陆坡水、混合变性水及阿拉斯加沿岸水。3.白令海海盆区中层冷水的厚度自南向北逐渐加深,可延伸至水下379m,中层冷水最低温度可达0.54°C(1999年),温度最高为1.99°C(2014年);白令海西部陆架区冷水团最低温度低于-2°C(1999年),冷核最高温度为-1.33°C(2003年)。1999年、2008年及2012年冷水团的分布范围较大,冷核温度在各调查年份中较低,冷水团具有明显的“冷年”特征。2003年、2005年、2014年冷核的最低温较高,冷水团分布范围及平均厚度值均比较小,具有“暖年”的特点。4.在白令海西部陆架区,2000~2005年及2014年1~3月的海表面平均气温相对其他年份较高,冷核中心的温度也相对较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有较高的一致性。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偶极子型海冰异常EOF第一时间模态结果显示,陆架区冷水团为冷年的年份偶极子型海冰变化处于明显的负位相,而冷水团为暖年时偶极子型海冰变化为正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