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TOF MRA的外流角测量在评价脑侧壁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ov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外流角测量辅助诊断脑侧壁动脉瘤及鉴别诊断小动脉瘤和动脉圆锥的应用价值。  方法:  首先从从438例具有完整DSA和3.0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的脑侧壁动脉瘤和其他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在MRA上对侧壁动脉瘤的四种外流角[瘤颈的起点(OA1)、中点(OA2)、黄金分割点(OA3)和终点(OA4)]进行测量来研究其对侧壁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外流角≥90°,认为是脑侧壁动脉瘤,外流角<90°则不认为是脑侧壁动脉瘤。其次,测量438例患者侧壁动脉瘤瘤颈中点处的外流角度数并结合主观方法,结果与DSA对照,评价诊断侧壁动脉瘤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最后,选取156例小动脉瘤患者和41例动脉圆锥患者,分别测量外流角度数,比较差异。  结果:  以患者为基础的OA2方法诊断脑侧壁动脉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3.6%,100%,100%,和81.3%,优于其它三种外流角测量方法。除一例MRA未检测到外,基于MRA的外流角辅助技术在267例患者中检测到300枚脑侧壁动脉瘤,171例患者无脑动脉瘤。以患者为基础的外流角辅助技术诊断脑侧壁动脉瘤获得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MRA上156例患者的小动脉瘤的平均外流角(OA)角度是102.96°±13.36°(范围:60°-151°)。在52例患者的55枚动脉圆锥平均OA角度在MRA上是69.05°±14.26°(范围:35-107°)。小动脉瘤中的平均OA角度(n=172)大于动脉圆锥的平均OA角度(n=55;102.96°vs69.05°,P<0.001)。  结论:  瘤颈中点处的外流角诊断侧壁动脉瘤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可以作为侧壁动脉瘤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来在临床上诊断侧壁动脉瘤。基于MRA的外流角辅助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脑侧壁动脉瘤诊断方法,它通过降低主观方法的假阳性率,进一步提高了主观MRA法诊断脑侧壁动脉瘤的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性。这些结果提示基于MRA的外流角辅助技术可替代DSA来诊断和筛查脑侧壁动脉瘤。另外,在MRA上的外流角方法可以作为正确诊断和区分小动脉瘤和动脉圆锥的判别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慢性原发性失眠组的临床症状、伴发焦虑、抑郁的特点以及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的关系。比较口服唑吡坦10mg治疗4周前后慢性原发性失眠组的睡眠质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目的:分析SULT1E1基因的表达情况对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增殖、侵袭和雌激素水平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初步探讨SULT1E1基因稳定表达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改变
当代小说创作中一直存在着史诗性追求的倾向。这种追求主要体现为表现民族、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历史演进的客观内在规律,力求全面、深入、细致地描绘社会历史,塑造杰出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