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急性心梗病人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冠脉造影特征及院内情况,观察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发生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2015年5月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梗患者,其中,男性870例,女性156例;年龄61±13岁。回顾性收集冠脉病变情况,住院资料,个人史和既往病史等。根据心超测得LVEF值将患者分为非左室收缩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LVSD)组(EF>40%)和LVSD组(EF≤40%)。采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入选患者1026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1.5%,LVSD组具有高龄、女性患者更多,入院心率偏快,收缩压偏低的特征,LVSD组患者既往房颤病史高于非LVSD组(6.3%比2.7%,P=0.01)。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发现LVSD组患者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非LVSD组,而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LVSD组。另外,LVSD组梗死相关动脉是左主干或前降支的比例、梗死相关动脉病变位于近段的比例更高,Gensini积分更高。两组患者院内情况比较发现LVSD组住院时间更长、30天内死亡率、KillipⅡ-Ⅳ级患者比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新发房颤/室速室颤/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明显高于非LVSD组。LVSD组患者前壁心梗的比例高于非L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相关性分析发现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值呈负相关(r=0.271,P<0.001),其中对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NLR与LVEF相关系数更高(r=0.315,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OR:1.071,P<0.001)、超敏C反应蛋白(OR:1.063,P=0.002)、前白蛋白(OR:0.994,P=0.004)、肌钙蛋白I(OR:1.014,P<0.001)、入院心率(OR:1.019,P=0.001)、入院收缩压(OR:0.998,P=0.008)、新发房颤(OR:2.109,P=0.023)是急性心梗患者发生LVSD的独立危险因素。4.利用NLR预测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住院30天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710~0.773)、0.780(95%CI:0.750~0.809),高于肌钙蛋白I与Gensini积分。结论1.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表现为高龄、女性、入院低收缩压、快心率、存在房颤病史,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30天内死亡率更高,预后更差。2.NLR在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急性心梗患者中明显增高,且与急性心梗患者特别是前壁心梗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对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及30天内死亡的判断价值优于肌钙蛋白I、Gensini积分。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其它独立危险因素是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肌钙蛋白I、入院心率、收缩压及新发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