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除农业外的其他产业在城镇中聚集、城市人口中农村人口所占据的比例不断增加的一种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社会演变进程,充分体现了国家的发达程度。严格的遵循市场发展态势,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的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创建和谐文明社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期间,还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包括本地“村改居”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这些新市民尚未充分的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础性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等。同时,人口跟产业的集聚效应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工业化相比,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比较迟缓。在此情况下,本文以400份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基础,以大连市的“村改居”人口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大连市“村改居”人口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的差异。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将围绕“村改居”人口对于自己“是否是城市人”这一问题的认知,来探究“村改居”人口对其市民身份的认同。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个人属性、就业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四个方面,先后采用交互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村改居”人口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村改居”人口对自身市民身份的认同率不高;个人属性、就业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都是影响“村改居”人口市民身份认同的重要方面,但是影响程度不同,就业经济属性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社会属性其次。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进一步促进“村改居”人口市民化有序地推进,提出对策建议,即:引入村民参与和监督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集体经济改制,促进产城融合提高“村改居”人口就业满意度,全面提升村改居社区服务和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