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肝损伤的特征是短时间内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并伴炎性细胞浸润,其临床治疗成为棘手问题。因病毒、药物、细菌、酒精及遗传等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肝脏疾病极大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公认的治疗急性重症及中晚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是肝移植,但因肝源不足、价格昂贵及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等因素,应用受到限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是来自中胚层的一群异质细胞,自我复制能力强,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软骨、脂肪细胞,甚至源于中胚层的心肌细胞、外胚层的神经细胞和内胚层的肝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BMSCs因其取材方便,在适当条件下可大量扩增、低免疫排斥、无伦理学争议、花费较低等特点成为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白酒一次性灌胃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并用损伤肝脏组织匀浆培养第3代大鼠BMSCs,诱导其向肝细胞方向分化,来探讨BMSCs在病理微环境下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了解BMSCs治疗急性肝脏疾病的可能机制,为BMSCs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在LG-DMEM(含10%胎牛血清)培养体系下,采用完全贴壁法培养大鼠股骨、胫骨骨髓液获得BMSCs,体外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BMSCs的生长情况及其形态学特点;MTT法检测第3、6代细胞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CD29、CD105的表达。(2)400~500g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肝损伤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禁食不禁水12h,肝损伤组以56°红星二锅头一次性经口灌胃10ml/kg(折合酒精4.5g/kg),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h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3)取正常及肝损伤组大鼠肝脏,分别按肝脏湿重0.1g加1ml低糖DMEM完全培养基的比例冰上研磨制备肝脏组织匀浆。用损伤肝匀浆诱导第3代BMSCs分化,正常肝匀浆做对照,在第0、3、7、10、14、21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FP、ALB的表达。结果:(1)原代细胞72首次换液后可见散在分布的长梭形细胞,之后细胞生长迅速,在第8-9天融合,传代细胞生长迅速,形态均一,呈漩涡状、鱼群状生长;生长曲线示细胞第1-2天为潜伏期,4-6天为增殖期,生长迅速,在第7-8天生长缓慢进入平台期;细胞阳性表达CD29、CD105,阴性表达CD34。(2)肝损伤组大鼠肝脏病理呈明显肝脂肪变性,对照组肝脏组织形态正常。(3)在损伤及正常肝匀浆诱导下,两组BMSCs均从长梭形逐渐向多角形改变,第14天左右细胞出现肝细胞样改变。两组细胞均在第3天检测到AFP的表达,表达量在第7天左右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第14天时表达量极少;在第7天检测到ALB的表达,且随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表达一致。但损伤肝匀浆与正常肝匀浆诱导培养的细胞各时间点AFP和ALB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完全贴壁法培养骨髓液可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得到BMSCs纯度较高,体外生长活性强,增殖旺盛。(2)禁食12h后,56°红星二锅头一次性灌胃染毒大鼠,可成功制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3)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组织匀浆可以诱导BMSCs向肝细胞方向分化,但诱导效果与正常肝脏组织匀浆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