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区域开放同时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对内开放或者称之为区际开放;另一则是对外开放。我国区域开放主要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明显地带有片面色彩:强调对外开放甚于对内开放,强调国际贸易甚于区际贸易。片面的区域开放战略与政策促成了我国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迅速发展;同时导致了国内区际开放进展缓慢,没有形成应有的地区分工,区际贸易受到抑制。相对于先行工业化大国,我国这种高度发达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与封闭的区际关系、狭小的国内区际贸易并存的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势必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但是,以加入WTO为契机,我国将掀起区际开放的热潮。本文运用了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及其可能的路径,进而探讨区际开放后我国主要地区(主要以三大地带为研究主体)的贸易模式——在此特指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变化与趋向。本文的逻辑主线是: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分别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和入世的冲击等四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区际开放的必然性,并讨论了区际开放的可能路径;第三章分别讨论了区际开放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总体的地区产业布局及在微观层面上对同一产业的地区分布的影响。认为区际开放将导致各地区产业将依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而发生积聚,缓解我国地区间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促进地区分工。第四章实证地考察了我国三大地带现存的比较优势,然后依据第三章的理论结论分别从供求两个角度讨论了我国地区产业格局进而是贸易模式的变化与趋向。本文的结论是:一、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要扩张。在外贸的扩张中,经济基础雄厚、外商投资集中的东部地区将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中西部地区收益相对要小得多。二、以入世为契机,我国区际层面的开放逐步展开。伴随我国各地区之间贸易壁垒的削减,各产业将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生积聚,地区之间原有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将有所缓解,地区分工将越来越合理化,从而我国区际贸易将扩张。三、我国区际开放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步调一致地展开,而是走局部地区一体化的路径。从而,在我国国内区际贸易整体上(比如三大地带之间)扩张的同时,又将以局部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发生了产业积聚的地区)之间贸易的扩张为主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