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年代末,索洛首次正式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测算,也就是“索洛余值”。随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中国学者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始于克鲁格曼提出的“东亚无奇迹”观点以后,克鲁格曼认为20世纪60年代东亚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来自于要素的投入增多,具有不可持续性。针对此种观点,国内学者们利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以区域和部门为对象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接近10%,然而,在中国经济总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地区经济差距扩大,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则尤为突出。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间要素禀赋、经济结构等都有所不同。根据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经济较中西部相比发展更为迅速,并且绝对差距正逐年扩大。而从沿海、内陆的划分来看,沿海地区以全国9.5%的面积,生产了全国53.8%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在城市化加速进行的今天,城市作为各种要素的聚集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集中体现。目前,城市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凸显。对此,本文利用DEA-Malquist模型对中国285个城市2004-2014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随后根据学者们的研究,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测算结果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以及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以及对国内外学者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发展、测算方法、测算对象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第二,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主要介绍了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后,选择了DEA-Malquist模型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第三,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城市整体分析、四大区域城市分析、经济圈分析以及沿海沿边城市分析。结果发现:2004-2014年间,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整体下降1.3%。随后对城市进行分类分析其空间差异,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水平较高,并且经济圈有助于其内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沿海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也明显较高。第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R&D投入、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城市规模、城市密度、政府干预程度等因素,然后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接下来,通过测算莫兰指数的测算指出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空间相关性,最后通过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因素影响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发现城市规模、产业结构等对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五,在分析总结前文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间交流联系、提高R&D投入、控制政府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