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由于具有占用资金少、业务品种多、风险小、收益高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挑战。因此研究中间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2年初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对银行业系统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同时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对于服务收费项目明码标价;2012年6月、7月,央行容许存款基准利率可上浮10%,贷款利率基准下浮30%,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加速阶段;而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到了要提高社会直接融资额的规模。一系列的事件,也在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仅依赖于利息收入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客观环境,这时谋求业务转型是商业银行必然的选择,而国外的经验和我国前期的发展都证明了,中间业务可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推动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法律上的正式确认是在1995年,但是在2000年之前,商业银行并不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只是将其作为发展资产负债业务的辅助手段,因此开展的业务也主要是结算、代理、等渠道服务性、资产关联性的传统中间业务。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大量外资银行的进入,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托、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崛起,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慢慢意识到中间业务收入对于银行收益的重要性,意识上的觉醒也就带来了行动上的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力度,从此中间业务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3.8%增长到了2011年的14.9%,中间业务的品种也日益丰富,除了对传统的结算、代理等业务进行创新以外,还包含有托管、理财、投资顾问、外汇交易、保险等新型的业务品种。虽然我国近些年中间业务发展势头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中间业务依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达几万种之多,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40%以上,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这一比重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差距不仅仅表现在“量”上,还体现在“质”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资产关联型的中间业务;而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渠道丰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贡献巨大。本文所要做的工作,则是希望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之间的比较,去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然后再去分析产生这些共性和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能够根据前面对原因的分析,为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本文在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进行比较时,是从收入的“量”和“质”两个方面去考虑的,“量”主要是关注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而“质”则主要是关注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即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量”和“质”比较中,本文还考虑了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量”和“质”上的差异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本文所做的研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研究此类问题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商业银行有何意义,前人对于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本人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这部分首先对中间业务的定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之间的关系,中间业务的特征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点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这部分是对中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进行比较,主要是利用商业银行的年报、以及媒体和学者公布的数据,制作表格和图形,分别进行研究,然后得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小节。首先,是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论文认为,在研究任何事物的关键特征时,都必须先去了解这个事物产生、发展和成熟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对于它后来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程的比较,可以发现分业监管的放松、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前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在于利率的管制、分业监管制度和赢弱的资本市场,而2000年之后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也源于对前期管制的一些松动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其次,则是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量”上的比较,主要侧重于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相比于西方商业银行,无论是中间业务创造的收入额,还是中间业务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最后,则是对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质”上的比较,通过对中间业务收入结构的比较,可以发现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比较广泛,并且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占比较高;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结算、代理、银行卡等业务,高附加值的业务所占比重很小。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第三部分对比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对共性的分析主要着眼于中间业务收入与银行规模的关系、中间业务收入中传统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和金融危机对中间业务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差异性的分析,则主要从经营模式、利率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产品开发与营销、业务国际化和管理机制等六个方面去分析。第五部分,通过上面的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在宏观方面的建议主要是加快完善中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而平稳的向混业经营过渡,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加大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监管;在微观方面的建议主要是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银行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中间业务发展战略,加强和国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对传统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善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机制,强化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增强对中间业务风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