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是我国基层的区域政权机构,代表着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治理。同时,乡镇政权还是农民与国家发生各种关系的渠道,在农民看来,乡镇政权组织充当“国家”角色,而乡镇的行政主官,也就是“乡长”,其产生方式的讨论,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采用直接民主的直选还是间接民主的推选成为焦点所在。1998年,四川省遂宁市步云乡破天荒开展“乡长直选”,其直选试验在精英推动下展开,精英主义引导与草根群众参与良好结合,对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步云乡的乡长直选,精英推动是其重要的开展动力,在直选过去十六年后,文章通过对当事人的再访,以历史的眼光,从时空的视角,对当年的步云乡长直选试验进行回眸与展望。回顾步云直选,它是遂宁市推行的民主试验,开始依靠的是精英政治的推动,不过立足的却是普通民众对民主发展的需求,这也成为了直选试验的“土壤”,而直选带来了当地基层选举制度的改革。随之,乡长直选的“政治效应”带来干部更迭,但其合法性也遭到争议,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有违宪法之嫌,最终还是难以为续。直选产生的新一任乡长,承载着基层民众的承诺,带来步云乡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积极的系列举措,也存在客观的消极因素,直选民主难以解决所有发展问题。本文以“旧人回眸”的形式,从当年直选试验中组织者、支持者、参与者三类人群的视角,多面回顾步云的乡长直选,其具有精英主义的引导特征,同时是基于农民的理性出发,反映在能干实事是直选乡长的重要标准。 文章得出的结论:中国的基层民主发展具有强烈精英主义倾向,但是并不脱离基层民众,而是来自普通群众的需求,可以说是草根民主的呼声;精英群体的“责任意识”,只有带动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力,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基层民主发展的未来走向,在于选举完善与参与广泛,过程是曲折的,需要制度与法律的约束与保障,乡长直选最终会因基层民主的高度发展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