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在生活中时常发生,校园生活中同学的冷落,工作场景同事的排挤以及家庭冷暴力等各种形式的排斥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已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捐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典型的亲社会行为也会受到社会排斥的负面影响。个体的捐助行为不仅仅受到性格、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排斥因素的影响。并且,研究发现经历社会排斥后的个体,其捐助行为会受到影响。因此,缓解社会排斥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个体在受到排斥后的捐助行为,对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实践意义。近年来研究者除了关注社会排斥对个体攻击行为的影响之外,部分研究者也开始关注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认为应该重视缓解社会排斥对个体亲社会行为的负面作用,比如自我关注。自我关注与社会排斥的关系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影响个体的自我关注水平。研究者发现自我关注也与捐助行为相关。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排斥对捐助行为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索自我关注是否能够调节社会排斥对捐助行为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招募了四川某大学的学生作为被试,总共进行两个实验研究。实验一目的是验证回忆范式的有效性,考察社会排斥类型对被试捐助行为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单因素(社会排斥类型:社会忽视/社会拒绝/实验控制组)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社会排斥,因变量是捐助行为,捐助行为以捐助意愿为指标。实验一结果发现回忆范式能够引起被试不同的排斥感。并且不同社会排斥类型会影响被试的捐助行为,社会忽视组被试捐助意愿显著高于社会拒绝组被试。实验二目的在于自我关注是否能够缓解社会排斥对捐助行为的负面影响。实验二是2(社会排斥类型:社会忽视/社会拒绝)×2(自我关注:自我关注启动/实验控制组)被试间设计。自变量分别为社会排斥类型与自我关注,其中自我关注采取了启动范式,因变量是捐助行为,被试的实际捐助金额为指标。实验二结果发现自我关注能够缓解社会排斥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回忆识范式能有效引起被试不同的社会排斥感。(2)社会排斥类型影响个体的捐助行为,社会忽视类型的捐助行为要高于社会拒绝类型被试。(3)自我关注在不同社会排斥类型下被试捐助行为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自我关注使得受到社会排斥后个体的捐助行为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