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过是南宋历史上一个很有个性特点的人,也是南宋文学史上较有个案价值和认识意义的人物。刘过一生游历之多,交游之广,十分复杂,他大致经历了走出龙洲、应试临安、游谒江浙荆淮、魂归昆山四个阶段。他的人生轨迹其实有两条线,一条是仕进,一条是游谒,仕进是为忠君报国,游谒也为忠君报国,这两条线交互进行,他的身份由此产生,既是科举文人,又是江湖游士,还是爱国志士,他的人格因而呈复杂性,但因同一个目的,他积极爱国的一面始终占上风。这种人格,要言之就是一个“狂”,文士的疏狂、游士的清狂、志士的豪狂,狂是他鲜明的个性,也是他行世的风格,更是他镌刻在文学史上的印章。刘过人格表现出极强的矛盾冲突性。他在江湖和庙堂两端游移,时而进取,时而疏狂,疏狂进取在一定程度上就暗含着矛盾。这种人格的产生,多半是发展变化的,往往前期慷慨,后期屡受挫折与打击,由进取变为疏狂,但进取之心仍时时左右着他。而且在时间概念上,刘过较之于一般的士大夫或单纯的知识分子,他的矛盾更复杂,内心更尴尬,冲突更强烈。他的疏狂又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另一种意义的进取,疏狂进取这一对看似矛盾的东西,因了诗人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有机地统一为一体,而刘过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但刘过内心伤痛与尴尬永远难以调和。刘过人格悲剧既是个性的,又是时代的,时代悲剧即理学盛行、和战之争、开禧北伐。刘过的认识意义就表现在从这一个案,可以折射出整个江湖诗派的精神面貌和个性气质。刘过《龙洲集》,是他坎坷人生的心路历程,是他痛苦生命的酒歌,他带着一颗受伤的心灵,苦饮一杯生活的浊酒。他将生活的苦涩酸甜都熔铸在他的酒和诗中,然而他的行为却最终给人一个强者的外表,斗士的姿态,行吟一曲慷慨狂歌,这就是刘过的创作心态,他的创作主张集中在两点,即诗是平常事和要写大丈夫之诗,“气”是他的诗学标准。“风格是人格的反映”在刘过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刘过全部作品呈现出以爱国为主的题材的多样性和以豪放为主的风格的多样性,这多样的题材和风格共同丰富了刘过生命的爱国意识,他的爱国题材与豪放风格与其人格是相辅相承且吻合的,他的创作实践了他的主张。他在题材的选择和风格的选取上,不知不觉倾注了个人的好恶,他的作品完成了他人格气质的文本化。刘过在他生活的时代及后世屡被人提及,尤其元末和明清,无数骚人墨客凭吊,表达对他人格的景仰,其诗词也屡被收入选集,这正说明了他在后世引起了较广泛的注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世对其褒贬不一,析派不一,也印证了他的复杂性及并不寂寞的地位。总之,刘过于词无愧于稼轩词派中坚,于诗实是江湖诗派先声。他不是大英雄,不是大才子,没有官阶,没有钱财,没有子嗣,一无所有,但是却是南宋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布衣。本文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结合文学作品,勾勒刘过人生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刘过的身份、思想和他个性之“狂”。第二章继续更深入地探讨刘过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刘过对于江湖诗人意义之所在,也就是解决为什么说他在南宋文学史上具有个案价值这个问题。第三章主要探讨刘过人格和风格的关系,兼谈刘过的创作心理和创作主张,以及他的人格和风格呈现一个怎样的结合。第四章对刘过在各朝各代的情况作一个梳理,对历史上的一些说法进行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