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随访术后通畅率并应用K-M生存曲线分析总体通畅率以及各变量对通畅率影响,从而找到评估预后的指标以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所有患者,随访患者透析情况并收集相关临床指标,统计术后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分析各项指标对通畅率的影响。结果:应用K-M生存分析计算所有患者PTA术后3、6、12月累积通畅率,平均随访时间为12.29月(2-26月),初级通畅率平均时间为14.56月,95%CI(11.509-17.617)。3个月初级通畅率为92.6%,6个月为75.9%,12个月为56.6%。次级通畅率平均通畅时间为17.65月,3月为97.8%,6个月91.1%,12个月74.6%。低内瘘使用年龄组患者24例12个月初级通畅率为69.7%。高内瘘使用年龄组患者30例12个月初级通畅率为56.7%,在次级通畅率上低内瘘使用年龄组12个月为80.4%,而高内瘘使用年龄组患者30例12个月通畅率为60.9%,低内瘘年龄组比高内瘘年龄组具有更高的初级以及次级通畅率。服用阿司匹林患者18例12个月为61.1%,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36例12个月为54.5%(P=0.418)。在次级通畅率上用阿司匹林患者18例12个月为81.0%,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36例12个月为67.7%(P=0.032)。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22例12个月为71.5%,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32例术后12个月为46.5%(P=0.033)。18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PTA术后初级通畅率12个月为43.1%。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68.3%(P=0.043)。而有糖尿病患者PTA术后次级通畅率12个月为64.5%,而无合并糖尿病患者平为81.6%(P=0.620)。44例AVF患者术后12个月初级通畅率为57.9%。10例AVG患者术后12个月初级通畅率为50.0%。AVG1年通畅率均比AVF通畅率低,但Log Rank检验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43,P=0.175)。年龄(P=0.021)、PLT(P=0.037)ALB(P=0.032)、APTT(P=0.022)是影响初级通畅率的相关因素。年龄(P=0.042)、PLT(P=0.026)、透析龄(P=0.037),ALB(P=0.020)。内瘘使用龄(P=0.050)是影响次级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论:54例PTA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92.6%、75.9%、56.6%。次级通畅率为97.8%、87.4%、74.6%。年龄、内瘘使用龄以及移植物内瘘是影响PTA术后通畅率的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是保护因素。阿司匹林对PTA术后次级通畅率有改善(P<0.05),他汀类药物对初级以及次级通畅率均有改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