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文字材料研究中,對古文字進行考釋無疑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釋讀結果的正確與否將直接關係到利用這些文字材料進行相關領域研究的質量。集釋是對其相關考釋成果的整理集合,既是對已有考釋成果的回顧和總結,為初學者的閲讀提供便利;同時也為以文字為基礎進行地相關制度研究、文字本體研究提供可靠的前提。本文以吳鎮锋先生的《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35冊)為底本,整理了傳世和新出土的商周有銘青銅器樂器六百一十九件,除去曾侯乙墓青銅樂器,《殷周金文集成》未錄鐘縛類樂器一百八十八件。本文研究的主要是鐘镈類樂器中較為重要的幾件,把它們分為三個時期進行簡介和集釋,西周時期的有晉侯蘇編鐘、應侯見工鐘和楚公逆鐘三件,其中晉侯蘇編鐘分為A、B兩部分,每一部分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件鐘器,A、B兩部分加起來總共十六件分器組成一套完整的晉侯蘇編鐘,組成一篇完整的銘文全文;春秋時期的有戎生編鐘、子犯編鐘、楚大登師鐘、秦子鐘、鄬子受鐘、巢鐘、甚六鐘、文公母弟鐘、郳公鐘、侯古堆镈、滕侯賕镈和季子康镈共十二件鐘镈器,其中戎生編鐘和子犯編鐘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件分器,各八件分器組成一套完整的編鐘,組成一篇完整的銘文全文;戰國時期的有曾侯鐘和公孫潮子鐘兩件鐘器。本文專門針對這些鐘镈類重器銘文的考釋成果進行集釋。在廣泛參考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銘文字詞、銘文內容進行梳理。本文共分為緒論、正文集釋、參考文獻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是對本文的研究意義進行闡述,再簡要地回顧之前鐘镈類樂器銘文的集釋成果,以及對本文的研究價值進行簡單介紹。第二部分銘文集釋是本文的主要部分,是對鐘镈類重器銘文的內容進行集釋;第三部分是參考文獻,按作者的姓名首寫字母順序進行排序。集釋充分吸收近些年來關於樂器文字的考釋說法和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力爭加入自己對鐘镈類重器銘文中部份疑難字的考釋意見或者對有分歧的考釋成果加入自己的觀點,儘可能蒐集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使鐘镈類重器銘文的釋讀更為准確,為相關學科研究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