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谐波的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大量接入,单源且呈辐射状的传统配电网正逐渐向多源且具有环网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转变,而关于ADN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配电网状态估计作为DMS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全网的可观测性,能够为网络分析、无功优化等其他高级功能提供基础潮流模型。然而DG的大量接入使得电力电子器件广泛进入配电系统,不可避免的将谐波带入配网。此外,ADN中数量众多的非线性负荷也会产生大量谐波。由于目前配电网的量测装置一般都是基于基波设计的,导致谐波分量会以基波形式被计入量测值中,利用受到谐波分量影响的量测量进行状态估计必然会使状态估计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谐波对量测和状态估计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减小谐波对状态估计影响的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针对基波潮流计算,深入研究了基于回路分析法的主动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并针对前推回代类潮流算法处理PV节点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能精确求解PV节点电压修正量的方法。在谐波基础潮流计算方面,考虑谐波谱的不确定性,针对独立随机变量、相关随机变量及离散数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以实现对谐波谱数据的抽样。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谐波对于系统潮流的影响。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谐波源的电流源模型、电流量测回路模型和电压量测回路模型,并根据现有电子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完整的量测系统,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波误差和量测系统误差对量测和状态估计的影响,最后利用算例从电缆长度、谐波次数及谐波含量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谐波对于状态估计的影响。在最小二乘状态估计的基础上,根据主动配电网中谐波监测装置的配置情况将主动配电网分为监测区和非监测区,并通过在监测区增加待估计量和约束方程的方法消除相应区域的谐波误差,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监测装置的抗谐波误差状态估计方案。利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状态估计精度。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降低架空线路输电损耗,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了节能导线的应用力度,优选出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以及中强度铝合金绞线加以推广。其中,用于制作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的高导电率硬铝材料的研制引起线缆企业的高度重视。它是基于普通硬铝导线,添加元素进行合金体系优化,再加上一系列工艺处理,并确保导线线强度符合国际标准情况下,其导电率可提高至63%IACS。本文首先对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进行标准解
相对于传统大电网,微电网具有多个发电单元,增强了系统处理偶然事故的性能。而且微电网运行方式灵活,既可独立于大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也可并入大电网共同为用户供电
学位
本文针对韶关山区地形地貌地质复杂多变,气象条件恶劣,雷电活动分布广、强度大、密度高,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比较多的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收集韶关地形地貌地质资料、气象条件资料、雷电活动资料,结合韶关山区输电线路历年雷害跳闸记录及韶关供电局的建议,选取了500kV曲花甲线、220 kV马墨线、110 kV翁铁甲乙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收集了典型线路的线路路径、线路沿途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