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民工问题伴随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产生,是中国特殊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近30年时间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开始出现明显的代际转化,第一代农民工开始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而回归故里,伴随这一过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进入城市社会舞台,并日益成为城市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许多特性,他们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小在农村中长大,90年代中后期步入劳动年龄后进入城市,是具有农村户口而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城市梦想,另一方面却因为多种障碍因素,很难在城市社会中真正适应和融入。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加强对其城市适应状况研究,对于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探索其城市适应规律,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能力,避免融入冲突,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束语。
绪论:主要阐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和评析了学界关于本课题研究的三种主要分析视角(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分析视角、社会网络和社会行动分析视角、社会变迁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视角),指出学界研究存在的两点不足:一是现有研究或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移植与嫁接,经由证验性研究范式,片面强调结构性因素对个体适应的制约而忽视结构性制约下农民工的能动性实践;或基于阐释学、现象学、解释主义的理论借鉴,片面强调城市适应的个体性,忽视微观适应过程的宏观结构变迁背景,将融入过程视为农民工自身的学习与适应过程,明显存在二元的分裂与抗衡状态。二是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研究不足,学界研究往往忽视了该群体的多样性、差异性、代际、代内分化,致使研究过于表面化,期待对其代际分化与代内分化进行研究。所以,笔者从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入手,在定性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结构化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期对以往研究有所突破。同时对本文两个主要概念“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理论分析
这一章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首先从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边缘人”的生活状况入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认同等层面的适应状况,文章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生活适应方面主要体现为劳动就业和生活消费,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到就业行业、工资待遇、发展空间、劳动强度等的限制而基本处于社会的较低层次,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和城市社会的心理认同感,大大地限制在城市社会的适应和融入。同时,长期的职业隔离也将恶化他们在城市社会的劳动就业环境,长期受到制度性歧视,劳动社会保障缺失,劳动权益受伤害,城市适应深受影响。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生活方面则显示出表层化特征,社会生活和心理适应与认同都还处于较低水平。继而分析他们在城市适应所面临的制度障碍、社会资本障碍和自身素质束缚等问题,深入挖掘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社会排斥体系,从整体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状况进行定性分析。
第二章:福建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实证研究
本章结合福建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状况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状况进行定量分析。首先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适应与心理认同三个层面进行描述性分析,进而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状况这一特征变量量化为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认同三个不同维度,将农民工个体自然特征、家庭因素、社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城市社会生活体验作为本研究的自变量,总结和归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个体自然特征、家庭因素、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城市生活体验。文章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既包括个体因素,更多包含了社会因素。
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对策研究
文章第三章紧接第二章的内容,指出要彻底解决和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与融入困境,则必须采取全面、系统的反社会排斥对策,逐步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切实保障其合法权利,实现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认同的快速发展,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文章从制度完善、组织建设、素质提升和环境构建四个方面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对策。
结语强调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所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第一,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绕不开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整合;第二,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接纳氛围;第三,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需要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