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调和汉字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显著标志,由于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的研究与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普通话声调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参考。但是长期以来,对留学生声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学生和日韩学生,针对越南、泰国、印尼留学生声调习得的研究还很少,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比较声调的调型、声调起点和终点的高低、用感知的方法让留学生对听到的声调做判断、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得到归一化的基频数据,从而比较调型和调值。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越南、泰国和印尼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声调构造数学模型,为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学习制作了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去丈量留学生声调学习情况。这把“尺子”包括四个参数:声调基频的“斜率差”、“函数差”、“残差和”和“声调差距”。声调基频的“斜率差”越小,表示留学生声调的调型与标准汉语普通话差别越小,也就是说留学生声调在声调调型方面越标准;声调基频“函数差”越小,表示留学生声调的调值与标准汉语普通话差别越小,也就是说留学生声调在声调调值方面越标准;声调基频“残差和”越小,表示留学生在发音过程中,喉头肌肉控制声带很平稳,发音很自然。前两个参数“斜率差”和“函数差”用来测算声调的准确度,而“残差和”用来测算声调的自然度,所以,“声调差距”就是“斜率差”、“函数差”和“残差和”三个参数的一个综合指标,“声调差距”越小,表示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越准确,习得效果越好,反之,“声调差距”越大,表示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越不准确,习得效果越差。在确立比较参数之后,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数据提取程序,在运算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三个国家留学生汉语普通话习得声调的调型、调值和自然度进行了比较。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一、如果留学生的母语有声调,其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习得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时刻受到其母语声调的影响,学习效果会出现起伏和反复;二、如果留学生的母语没有声调,其汉语普通话声调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平稳的上升过程;三、如果留学生母语声调的不同,也会对其汉语普通话声调学习产生影响,泰国学生掌握普通话去声的情况比越南学生好,但是泰国学生掌握普通话阳平的情况就没有越南学生好;四、总体上讲,在中国持续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这三个国家的学生声调较之刚刚学习的时候都有进步,但是进步并不十分明显,所以,接触汉语普通话之初,就应该强调汉语声调的学习;五、从基频抖动频率参数看,越南人、泰国人、印尼人声带振动模式和中国人基本一样,从理论上看,越南、泰国、印尼学生学好汉语普通话声调问题不大。除此之外,对越南、泰国和印尼三个国家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的声调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实现计算机对其声调的真实模拟,通过与普通话声调的对比,留学生可以动态学习普通话声调、校正发音缺陷、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模型真实再现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声调这一过程的原貌,为精确地观察和分析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情况提供参照;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国际刑侦工作提供参考,因为犯罪现场的语音分析可以提供犯罪者的声调特征,用这些特征和我们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就可以确认调查方向和调查范围,为刑侦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