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以60名某省孤儿学校在校孤儿及60名非孤儿为被试,采用3×3(启动词类别×目标词类别)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通过在无意识层面呈现启动刺激,对孤儿群体(实验组)和非孤儿群体(对照组)开展基于孤儿身份污名的拒绝敏感性阈下启动研究,并对二者的启动反应时结果加以对比分析,从而证明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存在的阈下启动效应,揭示其无意识心理机制。结果发现: (1)对于孤儿而言,身份污名词可以明显启动孤儿的拒绝敏感性,即身份污名词对孤儿识别各类拒绝目标词上均有显著的易化作用,表现出身份拒绝敏感性的阈下启动效应。 (2)对于非孤儿而言,身份污名词不能启动非孤儿的拒绝敏感性,即身份污名词对非孤儿识别各类拒绝目标词上不存在显著的易化作用,没有出现身份拒绝敏感性的阈下启动效应。 (3)与非孤儿相对比,孤儿对身份污名词启动条件更为敏感,即孤儿与非孤儿识别各类拒绝目标词的阈下反应时只在身份污名词启动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且孤儿的阈下反应时显著短于非孤儿的阈下反应时。 (4)对于孤儿而言,阈下的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认知性反应、情感性反应、行为性反应水平相当,即在基于孤儿身份污名的拒绝敏感性阈下启动条件下,孤儿对拒绝认知词、拒绝情感词、拒绝行为词三类拒绝目标词识别的阈下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呈现出与阈上的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