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关于隐尾蠊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论文。隐尾蠊科Cryptocercidae隶属于网翅总目Dictyoptera蜚蠊目Blattodea硕蠊总科Blaberoidea,世界仅一属,隐尾蠊属Cryptocercus(12种),是蜚蠊中最小的类群,以家庭为单位的亚社会性昆虫,主要生活在新北区、东洋区和古北区气候温和的森林中。隐尾蠊作为白蚁和蜚蠊的中间类群,近年来逐渐成为系统学研究的焦点。
本实验测定了5个隐尾蠊种(17个采集地)的线粒体基因12SrRNA、16SrRNA、COⅡ序列片段,结合GenBank获取7个种类序列,利用贝叶斯法(MrBayes3.2),最大似然法及最大简约法(Paup4.0b10)结合Modeltest3.7、MEGA5.05等软件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并结合遗传距离探讨世界隐尾蠊种类的亲缘关系及古北、东洋区隐尾蠊和新北区隐尾蠊的分化时间。
本研究基于已知种类DNA序列以及根据已知种类的模式产地确定我国已知种类,纠正了Nalepa etal.(2001)对原始隐尾蠊C.primarius Bey-Bienko,1938的错误鉴定,首次提供了原始隐尾蠊C.primarius及角胸隐尾蠊C.hirtus Grandcolas&Bellés,2005的12S rRNA、16S rRNA、COⅡ序列片段,并极大地扩展了角胸隐尾蠊C.hirtus的分布地(陕西、重庆、湖北、河南)及原始隐尾蠊C.primarius的分布地(甘肃)。通过对分子系统发育树和遗传距离数据分析,首次确定了两个种团,即,新北区隐尾蠊种团和古北、东洋区隐尾蠊种团。研究表明两个种团内部种间亲缘关系较近,而两个种团之间的种间亲缘关系很远,最小遗传距离大于10%,有向两个属进化的趋势;新北区隐尾蠊种团内种间的亲缘关系较古北、东洋区隐尾蠊种团内种间的亲缘关系远。在古北、东洋区隐尾蠊中,克邦隐尾蠊C.kyebangensis与滇南隐尾蠊C.meridianus是姐妹群,二者再与孑遗隐尾蠊C.relictus构成姐妹群,否定了Grandcolas(2001b)关于克邦隐尾蠊与新北区隐尾蠊是姐妹群的观点;而原始隐尾蠊C.primarius是古北、东洋区其它隐尾蠊的姐妹群。
新分类单元及新异名如下:
新种:弧隐尾蠊Cryptocercusarcuatussp.nov.(云南:香格里拉);凸隐尾蠊Cryptocercusconvexussp.nov.(四川:雅安)。
新异名:小隐尾蠊C.parvusGrandcolas&Park,2005,syn.nov.(=孑遗隐尾蠊C.relictusBey-Bienko,1935);泸定隐尾蠊C.matileiGrandcolas,2000,syn.nov.(=原始隐尾蠊C.primariusBey-Bienko,1938)。
基于分子系统发育树,2新种是姐妹群。同时运用分子钟假设估计古北、东洋区隐尾蠊种团和新北区隐尾蠊种团的分歧时间,大约在晚中新世和第四纪之间。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S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