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过去30余年实现了飞速发展,这不仅得益于中国的要素流动更加频繁、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高,而且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15年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的规划之年,承启“五年规划”之前后,是为完成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一阶段的开始,过去增长模式过于粗放这一长期问题日渐凸显,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然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由此可见,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平稳发展,由过去高速增长顺利过渡到中高速增长,中国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单一要素的投资拉动到依靠要素间配置优化进而实现效率提高的转型,进而实现诸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决定因素间的动态融合,这主要取决于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对其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的进一步探究。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与有偏技术进步是经济中的关键参数和宏观校准模型的重要变量,同时要素替代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反映要素间动态关系的转变。因此,本文将在有偏技术进步的视角下,建立一个要素替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框架,试图对要素替代增长效应以及内在传导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以此为中国经济未来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结合既有相关经典文献和国内外现实经济,分别从国别、省际以及行业间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实现了由宏观向中观的扩展。另外不同于既有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要素替代弹性与比较优势动态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不仅对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扩展,而且还为未来相关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一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的回顾和研究评述。本章主要围绕要素替代弹性与有偏技术进步的产生与发展脉络、要素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间关系以及基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视角下的比较优势动态化实现三方面进行梳理和回顾,最终就既有文献研究进行相应评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第三章到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研究部分。其中第三章是有偏技术进步下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其中首先对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弹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其次,对在有偏技术进步下要素替代增长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第三,考虑到总体效应并不能代表个体效应,并且现实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也出现了部分异常样本,为了对要素替代增长效应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在此将其增长效应进行分解,并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最后,本文尝试性的对要素替代增长效应中的“分配效应”进行进一步理论扩展。第四到第七章是实证部分。其中第四章构建了一个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对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在内的53个代表性国家进行研究,并对“要素替代弹性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进行增长效应分解后的再思考;第五章将视角转向国内,并且将有偏技术进步引入要素替代框架内建立了一个VES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本章较第三章不同的不仅是视角转换,而且更重要的是将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其更具研究价值;第六章是要素替代增长效应分解的实证研究,其中主要针对要素替代弹性如何影响有偏技术进步、有偏技术进步如何影响要素的收入份额以及最终对要素替代弹性如何作用于要素间收入份额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是基于第六章的研究结论进行的尝试性分析,主要的考虑在于总体来看,要素替代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传导机制最终都会通过影响资本积累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而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又是实现中国比较优势动态化的两条有效路径,那么在要素替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中是否存在着被忽视的过程,本章在此试图从这一视角进一步挖掘要素替代增长效用中更为深刻的作用机制。第八章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据此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影响技术进步有偏性。在技术进步存在偏向性的前提下,要素间相互关系会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方向,即随着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技术进步将越来越偏向于资本,相反,随着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的不断降低,技术进步将越来越偏向于劳动。2、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无论是跨国还是中国省际数据,之所以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增长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不同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来解释,其原因主要在于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不仅直接接影响了资本积累的速度(“效率效应”),而且通过改变要素收入份额(“分配效应”)间接对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产生作用。3、以上述两点研究结论为基础,并且考虑到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转变的两条有效途径,本文以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为例,进一步对要素替代弹性与比较优势动态化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各行业总体上来看,资本-劳动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会促进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转变,这意味着在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中存在不同于既有文献的另一条传导机制,即要素替代弹性-资本积累-比较优势动态化-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