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经类语篇是研究、分析及评价市场经济现象、规律的重要语篇。对财经类语篇的研究也有过不少,但是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却不多。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掀起了一阵隐喻理论研究狂潮。很自然地,该理论也为财经类语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由于财经类语篇的抽象性与专业性,普通读者难以理解,但是从概念隐喻角度通过对该类语篇中大量隐喻现象的研究,将抽象的市场经济展现出来,能够帮助读者有效地了解经济运行态势,及时提出对策。
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华尔街日报》中的一些典型财经类语篇为例,探究财经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频率、典型财经类概念隐喻、隐喻表达式、概念隐喻的特性及其在语篇中的体现。
本文共包含六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概括了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采取的方法手段以及要达到的目的。第一章回顾了概念隐喻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第二章涉及概念隐喻理论,包含概念隐喻的分类及其特性。第三章介绍了财经类语篇的定义、功能及前人的相关研究。第四章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该部分采用量化方法系统分析了《华尔街日报》中的50篇财经类文章中的概念隐喻现象。分析统计得出了三类概念隐喻在财经类文章中的使用频率,并发现了每类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空间隐喻是数量最多、使用最普遍的概念隐喻;最典型的是“多代表上,少代表下”这个概念隐喻。结构隐喻的数量紧居其次,与空间隐喻相差不大;其典型代表为“投资股市是战争,市场是水,市场是天气,股市是战场”等等。而实体隐喻数量相对较少一些,使用频率也不高;但是其典型代表“市场是容器”这一概念隐喻却很常见。分析表明形象生动的概念隐喻把抽象的经济市场和经济运行态势简单化,更易被理解,具有认知功能。第五章,论文的另一主要部分,通过具体的隐喻表达式展示了概念隐喻的特性,即系统性和连贯性,在财经类语篇中的体现。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从突出隐藏和隐喻蕴含两个方面展现了其语篇衔接功能和连贯性,突出隐藏的特性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确保了文章的连贯和统一性。而隐喻蕴含使人们可以用熟悉的事物引出不熟悉的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出新的话题,衔接上文,同时也可以为下文提供一个切入点,体现了概念隐喻承上启下的衔接功能,确保了文章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概念隐喻内部和之间的连贯性展现了概念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该部分通过共享的隐喻蕴含之间的连贯性建立一个完整的语篇体系,实现篇章的语义连贯,体现了概念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
本文将概念隐喻理论研究应用到财经类语篇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与传统的分析财经语篇的方法相比,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读者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增强对财经语篇的认知能力,并且能够培养读者的隐喻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概念隐喻理论研究也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实践中丰富概念隐喻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概念隐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