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相关内容都表明:在中小学阶段,中华经典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但目前的经典诵读教学,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的引导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式以引导机械记忆为主;学生方面,则是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阅读的反馈,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华经典诵读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健全人格等方面,作用重大。只有立足学情,开发适合学生的经典诵读内容,寻找多样的经典诵读资源开发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经典诵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经典诵读学习中真正体会到乐趣,从而积蓄文化底蕴,陶冶高尚情操。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中开发合适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是从教学源头上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在开发内容、方式和开发的程度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从开发内容来看,已有的内容品质不一,内容之间缺乏系统性;现有开发内容不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开发方式来看,学校开发图书类资源教师和学生参与度低,能力弱;社会力量开发图书类资源图书质量差,盗版问题严重;媒体类资源开发难度大,形式单一;学校开发实践活动难以促进教学,都是目前已开发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开发程度来看,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资源数量庞大却缺乏整合,没有权威性的指导教材;课外读物种类多,但是部分书目质量差,装帧高档的书价格不菲;电视节目推广难,微信和APP使用功能单一,收费项目多;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效果不好。造成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开发诸多问题的原因,在开发内容方面,是由于图书出版方和媒体资源开发者不重视作品的品质;教材中古诗文编排不利于系统性学习;学生对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和活动兴趣不同。在开发方式方面,是由于学生和教师开发能力低;图书资源和媒体资源跟风开发;开发团队能力不同。在开发程度方面,是由于诗文总篇目规定数量有限;媒体类资源开发要求高;不同资源开发缺少沟通协调;图书类资源过分追逐利益;实践活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开发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种开发方式并行;学习系统性。依据《课标》,依照学情,结合教材,遵从开发原则,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小学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要充分利用图书类资源。学生应参与经典诵读资源开发,特别是参与校本教材、地方教材的开发;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推荐优秀读物。二要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电视媒体资源方面,加强国家层面引导和监管,以主流电视台牵头,制作高水平的电视节目。三要有效提升活动方案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