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属于广义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水浒传》沙译本因其最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而广受翻译研究者的青睐。本文旨在以语用学中的顺应论为指导,分析沙译本《水浒传》中的某些翻译现象,从沙译本如何对各种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做出顺应来探讨沙译本的成功所在,并从中总结顺应论对翻译过程的启示。顺应论由比利时语言学家杰夫·维索尔伦于1999年首次提出,该理论从新的视角阐释语用学,认为一切语言使用的过程都是不断进行顺应和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要顺应的方面包括各种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所有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而语言语境包括衔接、互文性和话语序列三个方面。对语境关系的顺应具体体现在语言结构上。顺应和选择的过程是动态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本文围绕两个研究问题,即沙译本如何进行交际语境顺应,如何进行语言语境顺应。第一章对之前关于《水浒传》的翻译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并陈述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必要性,即本文将翻译视为广义语用学的范畴,用语用学理论解释翻译现象,揭示翻译过程。第二章详细介绍了顺应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根据顺应论的基本观点可推出,翻译是译者不断进行顺应和选择的双阶段过程。在理解原文与输出译文两个阶段,译者均需要对所有牵涉到的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以及各种语言语境进行顺应。第三章通过实例分别对沙译本如何顺应各种交际语境和如何顺应各种语言语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交际语境的顺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沙译本对翻译过程中牵涉到的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对心理世界的顺应主要指对各语言使用者的目的、动机的顺应,本研究采用了沙译本中宗教相关表达语和寒暄语的翻译为例;不同的社交规约对语用有不同的影响,对社交世界的顺应指对影响语用的社交规约的顺应,文中以委婉语、敬称、谦称的翻译为例;而对物理世界的顺应以译本中时间表达语、空间表达语的翻译为例。对语言语境的顺应采取译者对汉、英语衔接手段差异的顺应,对原文、译文中的互文现象的顺应以及对汉、英话语序列规则差异的顺应为例。结论部分对两个研究问题进行回答,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即探讨顺应论中其他三个方面对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研究发现沙译本符合顺应论的基本观点,即在理解原文和输出译文过程中都对各种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进行顺应,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原文、并使译文达意、通顺、易于接受。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用于指导相关翻译实践。翻译是一个双阶段的、不断进行顺应和选择的过程。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文作者和译者本人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以及原语的各项语言语境进行顺应;而输出译文时,译者需要对译者本人、出版社、赞助人、译文读者等的三种世界和英语的语言语境进行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