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时代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转型:版权体系的重构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和数字技术时代语境下,中国传媒产业正面临重大机遇,也经受着严峻挑战。立足国情,实现制度创新性转型是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其中关键之一是重构传媒产业版权体系。换而言之,版权体系重构就是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及其制度创新性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这深刻关系到当前中国传媒产业顺利完成制度创新,多层次多方位地转变传媒产业发宸的生产方式,并且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全球传媒发展领域中真正确立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字技术时代的来临给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及其版权体系带来了重大影响,这引起了学界普遍而又高度的关注。迄今,相关学术研究大多是对中国传媒版权现状进行法律分析,并且由此提出对策性研究。其主要是从法律视角来探讨传媒版权制度问题,较少有人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及其制度创新性转型角度,在传媒发展、传媒制度创新性转型和法律诸多维度的有机结合中,探索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在数字技术时代版权体系变迁问题。与此同时,新闻与传播学界较少有人通过对传媒版权问题做出深入研究来探索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的制度转型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更少有人从法律、传媒产业制度变迁及其所处社会语境这一有机联系的系统中,去透视当前中国传媒产业版权体系所面临的危机及其解决思路。   本文并不是要一味追随前人,继续单纯地从法律维度来研究当前中国传媒版权制度,而是从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创新性转型及其社会语境的角度,重新反思以往法律视角下的传媒版权问题。本文除了运用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还借用了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法理学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辩证关系理论、营销与广告学中的品牌营销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并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例证法、价值分析法等各种研究方法,从跨学科的研究路径探索当前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制度变迁的关键之一--版权体系的重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错综复杂的原因,思考解决之道。   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   首先,通过对数字技术、传媒产业、版权体系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出发,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时代版权对于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目前传媒产业发展中的版权现状及主要问题。其次,明确指出数字技术时代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版权体系所面临的盗版危机,探讨了数字技术时代盗版的新形式以及所产生的危害,指出新时期打击盗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重点探讨了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媒介,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盗版侵权当中的责任及如何应对的问题。再次,为应对数字技术时代版权危机,需要构建新型版权技术保护措施,这为保护版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同时也对公共利益和公民言论表达自由带来威胁,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传媒产业发展中的版权利益平衡机制。合理使用制度一直是平衡相关利益方冲突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时代合理使用制度的变革与完善为重新确立各方利益的平衡、保障中国传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解决之道。最后,为解决数字技术时代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及其制度创新性转型过程中的版权问题,版权体系必须重构:应该保障版权利益的基础地位,拓展版权合理使用的空间,确立适合当代数字技术时代的版权运营模式,健全版权法律规章制度,加大政府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公民版权保护意识,保障公民版权使用权利,发挥行业协会的支撑作用,推进公民版权互惠协作,平衡各利益方,从而真正有益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及其制度创新性转型,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其一,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视角对版权的侵权问题做出新的思考,并重点探讨了数字技术时代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在版权侵权问题中的责任问题;其二,在传媒产业发展的语境下对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以及公共利益的平衡问题作新的尝试;其三,打破传统思维,指出版权体系的重构不仅仅为了保护权利人的版权不受侵害,还应考虑到版权利益的实现问题,即数字技术时代版权体系重构要考虑到如何去保障版权人及相关权利人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传媒产业的发展;其四,运用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法学、营销学、广告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从法律、传媒及社会结构转型及其所处语境这一有机的系统中去透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当中版权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和解决的办法。
其他文献
期刊
2009年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报业恢复广告运营以来的第30个年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省级党报《新华日报》30年广告变迁为研究个案,在历时性的考察基
王年一在自己的书中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非常特异的事件,说它史无前例,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它把我们的失误、弊端、弱点发展到极端,许多假丑恶的现象暴露出来。在空洞
城市电视台是我国广电网络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不仅因为他数量众多,更因为他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近十年来,城市电视发展迅速,受到观众的认可。民生新闻热带来了高收视率,
学位
组织传播是各种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以及与其环境的多层次复杂现象密切镶嵌、交集形成的社会现象。虽然人们力求从客观、精确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然而,由于研究者的学术积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