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来描述原子核碰撞后的系统的演化,在高能重离子碰撞研究领域中有着长期的历史。遵循物理学规律得到的流体力学方程是解决高能量密度的源的物理学量随时间演化的重要工具。因为给定了初始条件,在此条件下的态方程也确定后,流体力学方程就决定了系统之后的演化情况。 本文利用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有限重子数密度π介子发射源的演化,并用强度干涉学方法研究了源的大小,演化时间等内容。本文所研究的π介子发射源,均是圆柱形对称的形状,处于一阶相变的能量区域,一个源初始位于QGP相,一个位于QGP相和混合相的边界。另外,为了研究没有经历一阶相变的源的演化,本文也研究了兰州CSR系统的初始源。在第二章中,本文详细推导了圆柱形对称的初始源的流体力学演化方程。在使用流体力学模型分析源的演化时,借助Sod算符分裂法和相对论HLLE算法,计算了源的能量密度,温度,重子数密度,源膨胀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三种不同源的流体力学演化结果作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在第三章中,本文简单说明了如何生成符合玻色分布的π介子,并对三种源的π介子冻出的时空分布做了简单的比较。在最后一章,本文研究了三个不同初始源的2π关联,并用关联函数拟合了源的HBT半径,计算了π介子的横质量随HBT半径的变化情况。在最后的部分,本文用Makhlin-Sinyukov公式计算了三个π介子发射源的寿命的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