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农村学龄儿童伤害知识、行为情况,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生活社交状况、周围环境情况、伤害知识和行为情况对农村学龄及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评价农村学龄及留守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为农村学龄及留守儿童伤害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汉川市2个乡镇分别随机选择农村小学及中学各1所,分层整群抽取小学3-5年级和中学7-8年级的所有儿童共182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村学龄儿童伤害调查表》和《多发性伤害调查表》对农村学龄儿童的伤害知识、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选取一个乡镇的中、小学学龄儿童为干预组,另一个乡镇对应年级的儿童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年的伤害教育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运用平行对照和前后对照方法对两组儿童的基线及绩效资料中的伤害知识、行为、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干预效果。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伤害知识和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农村学龄儿童伤害知识得分为(79.3015.060)分,知识得分合格率为90.97%。伤害行为得分为(71.62±17.082)分,行为得分合格率为74.07%。农村学龄儿童伤害知识得分不合格的保护因素为儿童学段为中学、身体状况为健康;危险因素为主要看护人对儿童的态度为不关心。伤害行为得分不合格的保护因素为儿童性别为女、身体状况为健康、扩大家庭、主要看护人经常告之一些安全知识、老师经常告之一些安全知识;危险因素为儿童年龄为高年龄段、主要看护人对儿童的态度为不关心、主要看护人对儿童的主要教育方式为口头责骂、伤害知识得分不合格。2、伤害发生率及伤害特征:农村学龄儿童过去一年伤害发生率为21.72%,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27.19%)高于非留守儿童(18.53%),差异有统计学(χ2=18.773,P0.001)。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多发生于春(32.27%)、夏季(32.27%),伤害地点以家中(31.81%)为主,伤害最常见的类型为跌落伤(46.91%),伤害最易发生于休闲玩耍(45.54%)时,伤害最严重的部位以下肢(45.77%)多见,伤害发生后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为门诊治疗(62.70%),且大多数儿童(65.90%)能够痊愈,平均每例伤害导致缺课5.43天,活动受限8.36天,花费治疗费用774.92元。3、伤害影响因素: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为儿童性别为女、身体状况为健康、非留守儿童、家或周围没有养动物;危险因素为儿童照看小孩、儿童经常参与打架、主要看护人对儿童的主要教育方式为口头责骂、体罚、溺爱。农村留守儿童伤害保护因素为儿童性别为女、住处或学校不靠近江河湖泊;危险因素为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儿童很少和父/母联系、儿童经常参与打架、主要看护人对儿童的主要教育方式为溺爱、儿童在父/母离家的时间段里犯过严重错误。4、教育干预效果评价:无论是农村学龄儿童还是留守儿童,干预后,干预组伤害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也高于干预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伤害行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都高于干预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伤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也都低于干预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农村学龄儿童的伤害知识及行为水平均一般,应根据其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较普遍,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伤害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类型儿童的伤害影响因素不同,在进行干预时,对不同群体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伤害教育干预能提高农村学龄及留守儿童的伤害知识及行为水平,降低其伤害发生率,今后应持续大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