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国内市场国际化己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的落后状况就成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供应链是一个网络系统,其整体绩效优化取决于最薄弱环节,这就是供应链上的“瓶颈”。要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必须找出瓶颈、分析成因、评价瓶颈、消除瓶颈,并形成一种不断循环的持续改进状态,瓶颈识别是首要的,也是基础的工作。论文首先分析了供应链产生瓶颈的内生原因和外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瓶颈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分别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用缺失的冲突演化模型、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冲突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本文对供应链瓶颈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模型进行了识别:(1)基于网络最大流相关理论,从供应能力的角度对供应链瓶颈进行了识别。首先,针对供应链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并迅速向大规模甚至是超大规模网络演变的特点,提出了大规模供应链网络的最大供应能力问题,结合邻接矩阵和最小截集的方法通过遗传算法求解网络最大流,并进行了供应链能力瓶颈的识别。其次,针对随机网络,论文将邻接矩阵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结合起来,解决了随机容量供应链网络供应能力瓶颈的识别问题。最后,论文针对基于供应商选择的大规模供应链网络的瓶颈识别问题,采用嵌套的混合遗传算法解决网络的优化配置,并对优化后的供应链网络瓶颈进行了识别。(2)以网络计划图关键路径理论为基础,从响应时间的角度对供应链瓶颈进行了识别。首先,论文针对资源最优配置情况,采用嵌套的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对供应链响应时间瓶颈进行了瓶颈识别。其次,基于数量分配问题,采用实数编码的混合遗传算法解决优化问题,并进行了瓶颈识别。再次,针对在直线式供应链结构中企业订单响应时间与费用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研究了供应链响应时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现供应链整体费用最小时的瓶颈环节。最后,针对网络结构以及存在着整体响应时间激励机制的供应链,论文分析了供应链的时间分配问题下瓶颈识别。论文以M仪表公司的JH125摩托车仪表供应链为例,分别从供应能力和响应时间两个方面对供应链进行了分析,然后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对瓶颈进行了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