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诏敕札与北宋的政令颁行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的深入,学者已不满于仅仅关注制度的成文规定及其施行效果,而开始致力于把握制度运作的实态。中国古代很早就非常注重倚赖、运用文书来辅助国家事务的管理,朝廷与各级官僚机构的政务处理几乎都会落实为与某些公文书相关的具体工作。因此,研究公文书制度,是探讨中国古代制度运作的重要切入点和必要基础。   相对于其他断代而言,宋代公文书制度的研究较为薄弱,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尚缺乏较为系统的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宋代制度史研究的深入。本文打算在该课题中择取若干带有牵动性的重要议题,做一些较为切实、深入的讨论,以填补相关研究空白。   朝廷中枢历来是中国制度史乃至政治史研究的重心,本文的探讨也从宋代朝廷的公文书制度入手,主要关注皇帝与宰臣指挥政务处理的文书形式以及相关文书处理程序。这类文书形式,包括以皇帝名义颁布的诏令文书和宰相机构下达指令的敕牒、札子等。考虑到两宋时期中枢机构设置的调整与变化,为使论述相对集中、充分,本文关于文书处理程序的讨论,将限定于北宋时期。相关内容分三章展开:   第一章主要讨论以皇帝名义颁布的诏令文书。本章将宋代的诏令文书按照其应用场合(颁布人事任命与用于政事处理)的不同,分为两类加以讨论。注意利用法帖图册、金石碑刻中著录的诏令文书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对于册书、麻制、官告、诏敕、御札、批答等主要诏令的类型、体式及应用范围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分疏,基本厘清了这几类文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诏令文书的起草与颁行,牵涉到两制词臣的权责,第二章就主要讨论两制词臣的分工及其在诏令颁行程序中的位置与作用。本章从起草人事任命诏令的角度,对于学士院官员与外制官的分工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同时结合相关诏令的拟定程序,试着复原了宋廷人事任命颁行的大致过程,对两制词臣在这一过程中的实际作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   第三章围绕宰相机构处理政务的文书形式与相关文书处理程序而展开。首先对于宰臣处理日常政务的主要命令文书--敕牒与札子的体式作了界定,接着大致分疏了相关命令从动议、批准,到最后落实为命令文书的主要程序,此外还论述了敕牒、札子在处理政事与颁行人事任命中与诏令文书配合运用的关系。   在今人看来,宋代文献中关于文书名目的使用显得相当混乱,纷繁复杂;由于既有研究的薄弱,宋廷文书处理程序的基本面貌也是一片混沌,难以把握。经过本文在廓清体式、复原程序方面的努力,上述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较为坚实的讨论基础。
其他文献
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地区发达和繁荣的象征,是人们智慧和文明程度的反映,直接影响和反映着一个地区经
流亡藏人系用以指称生活在中国以外的藏族人的专门词汇。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藏人迁居海外的情况,第一次是1959年西藏叛乱失败后,大批藏人随十四世达赖喇嘛逃亡印度,第
本文将尝试考察唐宋时期杭州寺院神祠建立及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寺院神祠在建立及发展方面的区别和共性。在探讨过程中,将重点把握唐宋社会建立杭州寺院神祠,或推动
荣誉军人指抗日战争期间负伤成残的国民革命军官兵,根据本研究所依据的材料内容,专指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残废军人。  本文以抗日战争为研究背景,上承战前国民政府对
学位
在中国丧葬历史上,始终存在着两种相反的丧葬现象:厚葬和薄葬。众所周知,厚葬在古代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主导着中国的丧葬民俗。但历代以来,薄葬也不乏在古代中国丧葬民俗史上起
堆积在采场环境中的硫化矿石容易发生氧化自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矿石结块,甚至引发矿山内因火灾事故。系统阐述了硫化矿物的晶体结构、痕量元素的含量、环境温度、铁离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地不同种植年限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对沙地的恢复效应。分析了紫穗槐灌丛土壤的机械组成、养分含量以及不
In this paper, the attitude control of a small-scale helicopter is investigated. The main rotor flapping dynamics is explicitly explored to improve the control
本文主要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为个案,探讨跨界民族与地区安全之间的关系。跨界民族具有诸多的特殊特征,引发了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热点冲突。普什图人正是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