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ox-1,HMGB1)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的治疗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将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24)、脓毒症组(n=24)、低剂量丙酮酸干预组(后称LET组,n=24,)和丙酮酸乙酯干预组(后称ET组,n=24)。假手术组开腹轻扰肠管后关腹,脓毒症组、LET组、ET组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ligationpuncture,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LET组(20mg/kg大鼠体重)及ET组(40mg/kg大鼠体重)即刻予EP注射液腹腔内注射4ml,每6小时重复注射一次,直至实验结束,假手术组及脓毒症组在相同时间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各实验组分别于术后2h、8h、24h、48h随机处死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于术后24h取处死大鼠的末端回肠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回肠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回肠组织HMGB1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肠组织病理改变:假手术组病理损伤及炎症改变轻微。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的病理损伤及炎症改变明显加重,而LET及ET组病理损伤及炎症改变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但两者之间未见有明显差异。 2、血浆TNF-α、IL-6变化:假手术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组、LET组和ET组中血浆TNF-α、IL-6水平在术后8h达到峰值,在术后24h及48h有逐步下降趋势,各时间点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在术后2h、8h、24h、48h显著增高(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LET组、ET组在术后2h、8h显著降低(P<0.01),ET组较LET组显著降低(P<0.01)。 3、血浆HMGB1变化:假手术组在术后各个时间点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组、LET组、ET组在术后8h开始升高,于术后24h达到高峰值,在术后48h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各时间点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 脓毒症组在术后8h、24h、48h显著增高(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LET组、ET组在术后24h、48h显著降低(P<0.01)。在术后24h,ET组较LET组显著降低(P<0.01),而在术后48h,ET组较LET组显著升高(P>0.05)。 4、肠组织HMGB1蛋白及HMGB1mRNA水平的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LET组、ET组在术后24h显著增高(P<0.01)。与脓毒症相比,LET组、ET组在术后24h显著降低(P<0.01)。与LET组相比,ET组的HMGB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LET组与ET组的HMGB1mRNA表达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脓毒症大鼠血浆HMGB1出现时间晚,作用时间长,提示HMGB1是脓毒症的重要晚期炎症介质。丙酮酸乙酯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浆及肠组织HMGB1的表达,提示丙酮酸乙酯对脓毒症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或间接抑制HMGB1的表达有关,但尚不能确定该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