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与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操人才协同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沈阳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c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体育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大众健身操便在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中逐渐发展起来,并以市场为依托,人的需求为导向,裂变出众多的种类。现阶段,体育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广泛开展,体育院校健美操教学培养出的健美操专项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运动技能较高。但他们的健美操编排能力、上课的组织能力、音乐的剪辑等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但是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专业性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影响到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就业前景。结合健美操发展趋势及健身操教练培养的相关理论,对体育院校与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操人才协同培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增加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操教练招聘体系的全面性,以及促进中国健身操教练市场的健康迅速地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在阅读了大量的科研方法与有关社会调查的书籍后,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经过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设计了健美操教师、健美操专项学生、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管理者三份问卷。数理统计法。结合5所体育院校和10家大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现实情况,经研究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健美操教师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运动技能较高,但是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健美操专项学生到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进行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2、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健身操教练。但是健身操教练流动性大,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教练不容易招聘,体育院校成为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操教练人才的直接供应系统。3、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理论知识全面,但学校健身操课程项目的设置受到一定的局限。体育院校与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进行健身操人才合作,可以促进体育院校健身操人才的全面发展,以及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操教练的可选择性招聘。4、体育院校的健美操教师,健美操专项的学生,以及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对于体育院校和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协同培养健身操人才的合作方式,都是十分赞同的,但是在影响这种合作的因素也是很多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多方面的支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