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形谐振腔的光流体染料激光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in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流体已经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流体原本具有流动性,可控性和光滑的光学界面,一旦和光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作为传输光的特殊通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与光相互作用的特殊介质。不仅如此,通过改变流体的温度、浓度、溶剂等因素,可以方便的改变流体的折射率,使基于此产生的光流体器件应用和调节更加灵活。另外,随着光学微全分析系统的发展,对光源的体积、泵浦效率、发光波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流体染料激光器则在这些方面具备发展潜力。在各种各样的光学微腔结构的光流体染料激光器中,环形微腔染料激光器因其高Q值和低模式体积,易于批量加工和集成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了各种光流体染料激光器,并重点阐述了环形谐振腔染料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回音廊模式。提出了玻璃毛细管环形谐振腔和基于PDMS基底的环形谐振腔两种谐振腔方案,实验研究发现玻璃毛细管环形谐振腔壁太厚、不光滑、易碎、固定不方便,因此选择基于PDMS基底的环形谐振腔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案。利用optiFDTD软件模拟了不同环形谐振腔结构的光场分布,研究了环形谐振腔的直径、环宽、与波导的间距、介质折射率、光波偏振态等参量对环形谐振腔性能的影响。   2.根据理论模拟的小尺寸环形谐振腔的结果,设计了几组大尺寸环形谐振腔结构及实验装置等。通过研究谐振腔尺寸、染料溶液折射率等参量对输出激光的波长及泵浦阈值能量等影响,进一步优化激光器的结构参数,最终得到具有高Q值的激光输出。  
其他文献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ES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它具有比容量高、充放电速率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范围广等特点。电极材料的选择对电化学电容器的制备至关重要,将碳材料与聚苯胺复合可以克服彼此的缺点,并能大大提高比容量。本文主要研究了聚苯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并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
纳米材料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它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展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在电子、机械、纺织、催化、能
摘要:本文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卧龙湖煤矿103机巷里段掘进施工工艺流程优化实践为例,介绍了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劳动组合、斜巷运输管理,推行"六步平行作业法"等方法,达到快速掘进的目的。  关键词:流程优化快速掘进平行作业    一、工程概况  103机巷里段设计为矩形断面,规格为B×H=4.0×2.5m,采用锚梁网索支护形式,锚杆为直径20×20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50×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