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为人民所认可、接纳,就要符合当前时代背景,顺应新媒体发展大潮,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性,以通过贴近人民生活的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播,才能够成为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互联网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的求新发展,既能体现自身价值,也能体现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渠道,通过增强互动性提升社会认可,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是,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冲击,由于互联网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不健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够形成较强的社会传播力,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应对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进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建设互联网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即要加强人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互联网技能水平、提高业务水平以及激发互联网创新思维。其次,要完善互联网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要结合互联网特征提升宣传载体建设水平,融合互联网发展新思路提升宣传水平。再次,要构建贴近群众的话语体系,从提高语言接受度、构建语言体系、丰富语言内容着手重构话语权。最后,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防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管理体系。